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详说

周易详说

十九卷。清刘绍攽撰。刘绍攽,三原人。此书大旨以程传为宗,与《本义》有很大不同,与邵子先天之说也不尽相同。有所独见。唯独对汉儒旧训掊击过当,颇近于颠倒错乱。其议论纵横,也是大抵随文生义,所以往往自相矛盾。如卷首论“玩辞”一条,批驳诸儒之失说,“甚有释传与彖传不合,释象与爻不合”,无法自圆其说,于是藉口有伏羲之易,有文、周之易,有孔子之易等等。到开卷“元亨利贞”一条,又主“大通而利正固”之说,认为王弼拘泥于穆姜之言,以“元亨利贞”为四德,后人多以王弼之说为宗。殊不知文王有文王之易;孔子有孔子之易;卦辞、《彖传》不相符合的甚多等等,自相矛盾,无所适从。《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双树轩诗抄

    一卷。清僧湛性(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湛性俗姓徐氏,一名湛汍,字药根,又曰药庵,丹徒(今江苏省镇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居扬州之祇园庵。湛性工诗,宗法王士祯,惟沿溯王士祯唐诗十选之中,故结体修洁,时

  • 鼠璞

    一卷。又名《戴氏鼠璞》。南宋戴埴(生卒年不详)撰。戴埴字仲培,桃源(今湖南桃源)人。生平事迹不详。书中“楮券源流”一条,历陈庆元(1195-1200)、开禧(1205-1207)、嘉定(1208-12

  • 左传臆说

    不分卷。清郭柏苍(1815-?)撰。柏苍字薕秋,一字弥苞,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所著有《竹简十日话》六卷、《海错百一录》五卷、《闽产录异》六卷、《七月漫录》二卷、《闽中郭氏支派大略》一卷、《我私录》一

  • 图书纪愚

    一卷。明阮琳撰。琳字廷佩,号晶山,福建莆田人。曾作过教谕之官。生卒年不详,大体在成化、弘治间(1405-1505)。朱彝尊《经义考》把他列于嘉靖之末,大概是因为没有看到本书的原故。该书首载太极、河、洛

  •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

  • 周易徐氏音

    一卷。辑佚书,晋徐邈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邈字仙民,东莞姑幕(今山东沂水)人,官至骁骑将军。其事见《晋书》本传。《隋书·纪籍志》载,孙邈著有《周易音》一卷,《唐书·经籍志》则不著

  • 广学类编

    十二卷。英国唐兰孟(生卒年不详)编辑,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吴江任廷旭同译。《广学类编》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杂识类书籍,全书共分十二卷,卷一史事,卷二地理,卷三文学,卷四格致,卷五算学,卷六商务,

  • 古书之句读

    《古书句读释例》之初名,见“古书句读释例”。

  • 广修辞指南

    二十卷。明陈与郊(生卒年不详)撰。陈与郊著有《檀弓集注》。本书分二十部,有的部又分若干子目,有的不分子目。各部先列浦南金《修辞指南》原文。列增续的部分于后。每类所增补的内容也不过十数条,又不注明其出典

  • 易学饮河

    八卷。明张纳陛撰。纳陛字以登,号文石,江苏宜兴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礼部主事,详情附见《明史·顾允成传》。该书只解上下经,每卦都注明互体,却并不怎么阐发互体之义。如解“亢龙有悔”,取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