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华严五十要问答

华严五十要问答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辞条。《华严五十要问答》主旨显一乘文义分齐,故作五十要问答。通过广征博引,分辨他说,阐明作者所见主张和观点。所提问题并不依经文的先后,大义是先释果德,次明心识,最后是修行法则。各部分皆约小乘、三乘、一乘解释会众说。书引成唯识论释转四识成四智义,谓四智并从意识而成。引佛地经及无性摄论两种不同文,以无性摄论别转四识依成四智之说,为随意显法。又引成唯识论,以为是三乘初教义,在第二十五释心意义中,和会起信论,析真如无明相薰及瑜伽无有薰习之别,兼通三种能变识大要。在第三十六释心数及心所有法义中,立十大烦恼,又以三门分别,即:一、释名,二、对诸门,三、约自乘。于对诸门中又分为五,即乘性、惑、识、假、实。于约自乘中,有六位四十六法,即:通大地有十,善大地有十,小颂恼大地有十、大烦恼大地有五,不善大地有二,使有四,缠有三,赏观有二。在第四十二释四寻思义中,建立五门,即:一、列名,二、释义,三、对性,四、明深浅,五、辨位地。其寻思位地在焕顶,即十信十解。如实智位在忍世第一,即十行十回向。在第四十三释如实因缘义中,明有无四门。在第四十八释普敬证恶义中,列普敬有八种佛法,忍恶有十二种颠倒及佛性义。此论立言圆明详赡,所说远承佛陀扇多、慧光、道冯、灵裕、静渊等师说。对了解和研习智俨学说及师承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滑耀编

    不分卷。明贾三近(1534-1592)编。贾三近,字德修,号石葵。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事迹明史本传有载。著有《东掖漫稿》。本书皆采录寓言。名为“滑耀”,

  • 宋朝名画评

    三卷。又名《圣朝名画评》。宋刘道醇撰。其生平见《五代名画补遗》。是编分六门:人物、山水林木、畜兽、花卉翎毛、鬼神、屋木。每门下又分神、妙、能三品,品又分上、中、下三等。共录六门三品五十四等一百一十人,

  • 礼记审议

    二卷。清叶大庄(?一1898)撰。叶大庄,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临恭,号损轩,室名有小玲珑阁(有《小玲珑阁词》)、曼殊庵、偕寒堂(有《偕寒堂校书记》)、写经斋(有《写经斋》文稿等),一作写经堂。同治

  • 玉堂漫笔摘钞

    见《玉堂漫笔》

  • 庄渠遗书

    十二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本姓李,字子才,号庄渠,江苏昆山人。弘治年间进士及第,授为南京刑部主事,历迁郎中,不为太监刘瑾所屈,召为兵部郎,移疾归。嘉靖元年(1522)复起,官至太常寺

  • 尚书马氏传

    四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以前,宋王应麟尝有《古文尚书马郑注》之辑本,清孙星衍又对它进行过增补。《隋书·经籍志》载有《尚书》十一卷,马融注。《唐书·艺文志》又称“马融传十卷,书久佚。”马国翰所辑《尚书》

  • 玉井樵唱

    三卷。元尹廷高撰。廷高字仲明,别号六峰。生卒年不详。遂昌(今属浙江)人。《遂昌志》称其大德年间任处州路儒学教授。顾嗣立《元诗选》谓其曾掌教永安,秩满至京,谢病归。其诗气格不高,但神思清雋,尚能不染俗气

  • 槜李丛书

    九种,八十八卷。清金兆蕃辑。金兆蕃,浙江嘉兴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官财政部佥事等。丛书收嘉兴先贤遗著九种,本为其堂兄金蓉镜所编,光绪初年有孙福清辑《槜李遗书》,收书二十六种。金蓉镜欲继前人之业,又收得五

  • 经玩

    二十卷。清沈淑(详见《周官翼疏》)编。此书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异文异字、经传中文字互异及《春秋左传》中分国土、地名、职官、器物、宫室之类,又录注疏十三经琐语。检核之功颇为勤笃,却无所考证发明,甚至

  • 骈语雕龙

    四卷。明游日章(生卒年不详)撰。游日章字学纲,莆田(今河南中牟)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知府。本书以骈偶之词,分类编隶古事。其体例与《初学记》、《事类赋》相同。共分十七门,又分一百五十八个子目。书中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