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地经论义记

十地经论义记

二十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条。《十地经论》为天竺僧人世亲所作。内容是解释《华严经》中的《十地品》义。汉文译本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508年译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原是世亲一系的学者,世亲和安慧的著述最初由他们传入中国。世亲本来是小乘学者,后在阿瑜陀国听人讲诵《十地经》而信仰大乘。他所作的这一部论在中国佛教史上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十地经论》的内容是:汉译本卷一至卷三,释十地中的初欢喜地,分为序分、三昧分、加分、起分、本分、请分、说分、较量胜分。卷四释第二离垢地,分为发起净分、自体净分。卷五释第三明地,分为起厌行分、厌行分、厌分、厌果分。卷六释第四焰地,分为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分、清净分、对治修行增长分、彼果分。卷七释第五难胜地,分为胜慢对治分、不住道行胜分、彼果胜分。卷八释第六现前地,分科和五地相同,在前第四地中所说的是对治由于人我执引生的悟解法的增上慢,第五地中说对治在清净中相续不同的增上慢,而在第六地中则对治由于法我执所成的杂染清净分别的增上慢。卷九释第七远行地分为乐无作行对治、彼障对治、双行、前上地胜、彼果五分。卷十释第八不动地,分为总明方便作集地分、得净恶分、得胜行分、净佛国土分,得自在分、大胜分、释名分。卷十一释第九善慧地,分为法师方便成就、智成就、入行成就、说成就。卷十二释第十法云地,分为方便作满足地分、得三昧满足分、得受位分、入大尽分、地释名分、神通力无上有上分、地影象分、地利益分。《十地经论》译出后,经道宠、慧光等阐发宏扬而形成为地论师。六世纪中叶又形成南道、北道两派,极盛一时。其有一部分义理被禅家所吸收,并促成了初唐时华严宗的建立。因本论释经,纲举目张,要言不烦,对后世注疏经典的体裁很有影响。注疏《十地经论》的书很多,其中,《十地经论义记》就是比较有影响的注疏之一。该义记初以十门阶别,总释经论玄义。释文中不只是单纯解论,也兼疏经本。原作七卷,各分本末,或作十四卷。今只存一至四卷,《续藏经》据日本宽政二年刊本,作八卷。金陵刻经处据《续藏经》会入论本,作二十四卷。是慧远所有注疏中最为详瞻宏富的两部义记之一,即此义记和《涅槃义记》。该义疏在佛学思想上秉承僧统、慧光、法上三叶之渊源,集华梵之义解,使义记广博精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被后来许多佛学书籍所引用。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化机汇参

    五卷。明段元一(生卒年不详)撰。段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称北郡(明代无北郡,不知为何地)人,曾官至知县。撰有《化机汇参》五卷。《化机汇参》,又作《化机会参》。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

  • 灌香草堂诗初稿

    一卷。清吴兰畹撰。吴兰畹,字宛之,江苏常熟人,员外郎吴廷钤之孙女,浙江巡抚宜兴任道熔之继妻。清代诗人。《闺秀诗话》谓其“幼承重闱之训,习诵汉魏人诗,并习分隶,画则临仿南田。时值咸丰兵乱,于归后,思亲忧

  • 洪文襄公年谱

    一卷。清法式善(1752-1813)撰。法式善原名运昌,字开文,号时帆,一号梧门。内务府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数十种书籍。该书记明末清初洪承畴事,自万历

  • 说郛

    一百二十卷。明陶宗仪(?-1396?)撰。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黄岩(今属浙江省黄岩县)人。元朝灭亡后,陶宗仪隐居乡里,拒不仕明。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初年下诏广征天下儒士,陶宗仪以疾固辞,继续隐

  • 四书地记

    六卷。清汪在中撰。汪在中,字裳文,安徽旌德(今安徽旌德)人。是书卷首有胡元、梁中孚、龙鼎三序,在中自序及例言。所记凡二百零六条,大抵本于阎若璩《四书释地》。唯若璩之书兼及人物,而是书则只记地。每条概入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

  • 刘清惠集

    十二卷。明刘麟(1474-1561)撰。刘麟字元瑞,一字子振,号南坦,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曾寓居湖州,与吴婉、施侃、孙一无、龙霓结苕溪社,号为“苕溪五

  • 却金传

    一卷。明王世懋(1536-1588)撰。王世懋字敬美,号麟洲,太仓(今属江苏)人。文学家。其兄王世贞,明著名文学家、学者。世懋嘉靖进士。父蒙冤昭雪后选南京礼部主事,历陕西,福建提学副使,迁太常少卿。《

  • 四朝闻见录

    五卷。宋叶绍翁撰。生卒年不详。叶绍翁字靖逸,又字嗣宗,自署龙泉(今浙江龙泉)人,曾在朝做官,仕履行状失考。此书分甲、乙、丙、丁、戊五集,共二百零七条。甲、乙、丙、丁四集,皆叙宋高、孝、光、宁宗四朝轶闻

  • 长阳县志

    ①不分卷,清田恩远修,石高嵩等纂。田恩远,字岂山,山西人,官长阳知县。石高嵩,本县人,生员。康熙十二年(1763)田恩远莅任,奉檄修志,适兵火之余,仅拾诸余烬,所谓余烬,当时自有明志残本,然序中未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