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清冉觐祖(生卒年不详)撰。冉觐祖,详见《易经详说》条。该书遵用今文《孝经》,全载唐玄宗的注,节录邢昺疏,兼采元董鼎、明瞿罕、陈士贤诸家之说。书末附朱熹《孝经刊误》。而大旨在于辩定吕维祺所著《孝经
二卷,清刘熙载(1813-1881)撰。熙载字伯简,一字融斋,江苏兴化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等职。熙载治经无汉宋之门户,自子、史、天文、算法、字学、韵学靡不通晓。所著《昨非集》四卷,《说文叠韵》二卷,《
三十二卷。英国费而奔(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详见《化学鉴原》)、徐建寅笔述。徐建寅是徐寿之子。《宝藏兴焉》为金属矿冶炼之专著,全书共三十二卷,分订为十六册。卷一论
四卷。宋蔡襄书。不具刻者姓名及年月。此帖所收蔡书非常丰富,第一卷为尺牍二十余通;第二卷为《茶录》、《北苑十泳》、《梦诗帖》、《金笺帖》;第三卷为《荔枝谱》;第四卷为《画锦堂记》。该帖中所选取书迹大都来
见《易通变》。
四卷。清陈瑑撰。瑑字聘侯,一字恬生,江苏嘉定人,道光举人,为陈诗庭之子。为学长于训诂、历算,这大概与他从学于同乡钱大昕有关。此书卷一为释农、释莘、释尊、释附、释赞,皆有关于训诂。卷二为《说文引经异文解
二卷。外篇 二卷。清戚学标(详见《四书偶谈内篇》)撰。是书篇分内外,书中多商榷义理,持论较《四书偶谈》更精。如《学而》章,谓“学以为君子而已”。书首有陈中孚序及学标自序,又有校刊及门姓氏数十人。该书有
一卷。清式楹日撰。此谱前有作者自叙,书中大抵遵任钓台的《孟子考略》,但嫌任氏《考略》叙次欠详审,于是遍采《史记》、《资治通鉴》、《竹书纪年》以及顾炎武、阎若璩等诸家之说,参究辨订,以成此书。此书所考,
一卷。编者不详。该书记温绍原事迹。绍原字北屏,湖北江夏人,入资为淮南盐大使,代理六合令,督练勇杀敌,坚守六合,后城破殉节。该书即记述温氏殉职及与太平天国军作战时事。现有光绪活字印本。
五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地字晋卿、原庵、号榕村,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文渊阁大学士。在官以清勤自律,任内曾举荐施琅平定台湾,为陈鹏年辨诬,赞成恢复张伯行官职,救方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