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初学记

初学记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与父徐齐聃以文学著称。《全唐诗》录诗九首,《全唐文》录文六篇。唐开元中徐坚、韦述、佘钦、施敬本、张烜、李锐、孙季良等奉玄宗之命编撰《初学记》一书。此书择取于六经诸子百家之言、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编撰此书的目的为玄宗诸皇子作文时查检事类、辞藻之用。因为内容便于初学,所以书名曰《初学记》。全书三十卷,共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中宫、储宫、帝戚、职官、礼、乐、人、政理、文、武、道释、居处、器物、服食、宝器、果木、兽、鸟二十三部,每部下分列若干子目,计三百一十三子目。每一子目内均分“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叙事”,是对本部类的概括说明,虽杂取群书,但次第若相连属。“事对”,是将有关资料熔铸成对偶词句,并于句下引出原文,注明出处。最后是“诗文”,摘引古诗文片断,采至初唐。内容精审,去取谨严,正文皆单行,注用双行小字。例如:卷四,“寒食”第五,首先择列有关寒食的传说和民间风俗的材料,并加说明辨正。之后是“事对”,从所叙魏武帝令周举书《明罚令》,改变“一月寒食、莫敢烟爨”的故事中,概括出对偶词句:“一月寒食、三日断火。”最后诗文部分附李崇嗣、宋之问、沈佺期等描写寒食的诗。这一体例大致与其他类书相同。但“地部”五岳之外,又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内容编排也有与其他类书独殊之处。《四库全书总目》云:“于诸臣附前代后,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咏》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书,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此书实用价值较高,其内容广搜博取,书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材料,可资采录和考证,也可以利用它校勘古籍或搜集佚文。关于此书的撰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应属张说。《四库提要辨证》云:“此书本是张说奉敕撰集,说总其成。而徐坚以下分修耳。《新唐志》所言,正合当日情事。晁公武之言,殊欠分晓。《提要》翻据之以驳《新志》,误矣。”又云:“张说以宰相知集贤院事。为学士之首。故玄宗欲撰《初学记》,独降敕与说。盖凡集贤诸学士有所撰述,皆说总领其事,又不独《初学记》一书为然。玄宗《事类》,亦是张说奉敕,徐坚等分修。《提要》狃于《初学记》,不题张说之名,必以《事类》为说撰,《初学记》为坚撰。正坐不知当时制度耳。”此书版本较多。明嘉靖十年(1531)安国桂坡馆刊本,明嘉靖十三年(1534)晋藩刊本,明万历十一年(1583)徐守铭宁寿堂复宋刊本。清乾隆年间内府刊《古香斋袖珍本丛书》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安康黄氏蕴石斋刊本,附有清黄如焜撰校勘记。《四库全书》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司义祖的点校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1979年又重印。查阅此书,可利用许逸民编的《初学记索引》,附笔划检字表,使用较方便。

猜你喜欢

  • 海峰集

    十六卷。清刘大櫆(1697--1779)撰。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雍正副榜贡生。乾隆时先后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科均落选。授黟县教谕,数年后告归故里。刘大櫆是清代重要散文流派“桐城

  • 钦定新疆识略

    十二卷,首一卷。清徐松原著,松筠纂。徐松(1781-1848),字星伯,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嘉庆进士。授编修。嘉庆十六年(1811)任湖南学政。次年,因事遣戍伊犁。对新疆舆地极有兴趣,在伊犁将

  • 玉环厅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杜冠英、胥寿英修,吕鸿焘纂。杜冠英署同知。胥寿英同知。吕鸿焘新昌举人。玉环孤悬海外,其地旧属乐清、太平,明代曾几次弃之。清雍正间,设立厅治,始创志四卷。最初无文献可寻,有之也在乐清、

  • 履勘滇边事记

    一卷。清周正朝撰。周正朝,字寅山,四川人。《履勘滇边事记》传钞本。首九龙江原分定十三枝那,次各猛地官职改定品级,次永昌、顺宁、普洱三高沿边道里,次神护关通孟硔道里,次蛮允三路至蛮募道里,次陇川至新街道

  • 儒林公议

    二卷。宋田况(1003-1061)撰。田况字元均,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徙居信都(河北冀县)。少有大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为太常丞,辟陕西经略判官,入为右正言,历帅秦蜀,以观文殿学士,提举景灵

  • 宋元资治通鉴

    一百五十七卷。明薛应旂撰。应旂生卒年不详,字仲常,号方山。明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授慈溪知县,屡迁南京考功郎中,主京察。忤严嵩,谪建昌通判,后任浙江提学副使。曾就学于王守仁,主“良知”说,晚年

  • 春秋穀梁传集解

    十二卷。范宁(339-401)撰。范宁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东晋著名经学家。据《晋书·范宁传》,范宁少笃学,多所通览。初为余杭令,兴学校,养生徒,风化大行。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侯,征拜中书

  • 大唐同光四年具注历

    一。五代翟奉达撰。奉达生平籍里不详。按《敦煌遗书》有天复八年奉达写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末署“布衣弟子翟奉达”,又有所撰《显德六年己未岁具注历日》,则署“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员外行沙州经学博士兼殿中

  • 仿潜斋诗钞

    十五卷。清李嘉乐(生卒年不详)撰。约为同光间人。李嘉乐字德申,号宪之,河南光州人。同治进士。入词林,敬馆授编修。官至江西布政使。《仿潜斋诗钞》存诗一千五百六十首,均自十五岁至五十二岁所作。嘉乐平生景行

  • 春秋测微

    十三卷。清朱奇龄撰。奇龄字与三,号拙斋,浙江海宁人。康熙中贡生,有《拙斋集》等。此书首卷为《王朝列国世次族系》,以下十二卷则分属春秋十二公。其说以胡安国《春秋传》为宗,对胡氏苛刻过分之处虽略有纠正,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