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兴间气集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序云:起至德宗初,迄大历末,共二十六人,诗一百四十首。末有元祐二年(1088)曾子泓跋,称独遗郑当一人,逸诗八首,盖在宋时已残阙。故陈振孙《书录解题》云:所选诗一百三十二首。姓氏下各有品题,拈其警句,如《河岳英灵集》例。而张众甫、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俱阙。考毛晋跋,谓得旧钞本,所阙张、章、戴诸评俱在,独刘湾无考。故编中于四家姓氏之下,俱注云评载卷首。今检卷首则无,当由久而复佚。又按钱曾《读书敏求记》,谓得宋锓本,如朱湾《咏玉》一首,玉字作三,盖每字皆藏三字义。后人不解诗义,翻谓三为讹字,妄改为《咏玉》。自元至明,刻本皆然。此本乃袭旧讹,知毛晋所云旧钞本,犹未足据。高仲武持论颇矜慎。其谓刘长卿十首以后,语意略同,落句尤甚。鉴别特精。而王士祯《论诗绝句》独非之。盖士祯诗修词之功多于炼意,其模山范水,往往自归窠臼,与长卿所短颇同。殆以中其所忌,故有此自护之论。《陆游集》有是书跋曰:高适字仲武,此乃名仲武,非适。然适自字达夫,陆游实误记误辨。至称其评品多妄,又称其议论凡鄙,则尤不然。今观所论,如杜诵之“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语本习径,而以为得生人始终之理。张继之“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句太实相,而以为事理双切。颇不免逗漏末派。其余则大抵精确,不识陆游何以诋之。至所称钱起之“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刘长卿之“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此自诗人忠厚之遗,尤不得目以凡鄙。惟王世懋《艺圃撷余》摘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句,谓听闻合掌,而高仲武称其工于发端。则切中其失,不为苛论。有明毛晋汲古阁刻本。《四库全书》本。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唐人选唐诗》(十种),收有此集。采用《四部丛刊》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

猜你喜欢

  • 王氏存笥稿

    二十卷。明王维桢(1507~1555)撰。王维桢,字允宁,号槐野,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家居,地震遇难。著有《王氏存笥稿》。是集为王维桢诗文别集,凡二十卷。为其挚友余姚孙

  • 元宫词

    一卷。明朱橚(?-1425)撰。朱橚字不详,明太祖第五子,生年不详。初封吴王、寻改封周王,谥曰定王,好学能词赋,著有《救荒本草》(已著录)、《元宫词》。此书卷前有自序,略云“永乐元年,钦赐余家一老妪,

  • 下陴纪谈

    二卷。明皇甫录(约1510年前后在世)撰。皇甫录,字世庸,号近峰,长洲(江苏苏州)人。官至顺庆(一作重庆府)知府。著有《明记略》、《近峰闻略》等。《下陴纪谈》是皇甫录职守四川顺庆府时所作。这部书或考证

  • 丛书举要

    六十卷。清杨守敬撰,李之鼎补。杨氏(详见前数条),曾充任通志局编纂,授职内阁中书。李之鼎,字振唐,斋号宜秋馆,南城人。民国元年(1912),李之鼎在上海与杨氏交往,杨氏将稿本赠与他,增《大藏经》、《群

  • 毅一子

    三卷。《外篇》一卷。杨觐柬(生卒年不详)撰,民国初年人,生平事迹待考。是书目录,卷上:一、《性道说略》,二、《伦常》,三、《明办骂行》,四、《格物》,五、《穷理》,六、《存心》,七、《养气》,八、《尽

  • 七星诗文存

    十二卷。明刘鸿(约1490前后在世)撰。刘鸿,字云表,因居七星岩,又自号七星居士,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生卒年不详。明成化十三年(1477)举人,后屡上公车不第,遂自放游山水之间,以终。著有《七星诗

  • 词余讲义

    一卷。吴梅(1884-1939)撰。吴梅,字瞿安,一字灵,晚号霜崖。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早年屡试不中,转而致力于诗、古文、词及古乐曲。先后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

  • 桥西杂记

    一卷。清代叶名沣(生卒年不详)撰。叶名沣字润臣,汉阳(今属湖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待读,著有《周易异文疏证》、《礼记郑读疏证》、《战国策地名考》等书。此书属于杂记见闻,内容较杂,题名“桥西杂记”是因

  • 礼记熊氏义疏

    四卷。熊安生(497-578)撰。马国翰辑。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东)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从房虬受《周礼》,事徐遵明,服膺历年,后受《礼》于李宝鼎,遂

  • 钓矶立谈

    一卷。此书现有二本。一本为叶林宗从钱曾家宋刻抄出,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另一本为曹寅所刊,而题曰史虚白撰。但不足为据。其书杂录南唐事迹,并加以论断。有知不足斋本、栋亭十二种本,淡生堂余苑本、《笔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