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京遗编

两京遗编

五十七卷。明胡维新(生卒年不详)撰。胡维新,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广西右参议。万历年间,胡维新任大名道兵备副使,以当地为古赵魏之邦,文学素盛,便与好友原一魁合作,编辑此书。原一魁在此书后序中讲了编辑此书的经过。序云:“明兴,因沿胜国之陋,调靡而不振,词采而不新,盖于观无当焉。弘、正之间,异人并出,玄构绮缀,希步作者,迄于今百余年,而家家以东西京为嚆矢矣!然自《史记》、《汉书》、《文选》而外,世不能概睹;即睹之,不能得善本也。惟是观察胡公,实用慨焉。一日命余曰:‘陆贾、贾谊辈,业已著书名世,成一家言矣,若能检付剞劂,与《史记》、《汉书》、《文选》并行于世乎?则此数子为不朽矣!”于是他们共同搜辑,共得书十二种,捐金偿梓,约二载余,杀青始就。所刻者,《新语》二卷;《贾子》十卷;《春秋繁露》八卷;《盐铁论》十卷;《白虎通》二卷;《潜夫论》二卷;《仲长统》一卷;《风俗通》十卷;《中论》二卷;《人物志》三卷;《申鉴》五卷;《文心雕龙》十卷。认为“两京文尽于此”。又因所收均属汉代之文,因而总称之曰《两京遗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十一种,无《春秋繁露》,所据内府藏本,或有残缺。这里应指出的是,《人物志》的作者刘邵是魏人,《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是梁人,均非汉人,但其书亦引入,是因编辑者“以其文似汉而进之也。”明朝嘉靖、万历以来,大名地方刻书之风盛行,且所刻之书,皆有经济实用。此书对于所收之书,疑则疑,缺则缺,绝不妄为增删一字,完全保存了原书原貌。又因所据皆善本,因此较其它杂编丛书更显略胜一筹。有明万历间刻本,十八册,现藏于北京图书馆。书首有胡维新万历十年(1582)序。另有《元明善本丛书》本。

猜你喜欢

  • 荣县志

    ①三十八卷首一卷,清王培荀纂修。王培荀,曾任荣县知县。荣县自唐以来,代有纂修志书者。唐有王万,宋有李焘,明有简敕,然所辑书均散佚。王培荀任县令,复多方搜探,仅询得乾隆二十一年(1756)黄大本志和嘉庆

  • 炊闻词

    二卷。清王士禄(1626——1637)撰。士禄字子底,号西樵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二起二落。著有《读史蒙拾》。《炊闻词》原名《炊闻危语》,前有士禄自序,

  • 闰八月考

    三卷。王锡祺编。王锡祺,清光绪年间南清河龚稚推步,辑有《小方壶斋丛书》、《小方壶斋丛抄》、《小方壶斋舆地丛抄》及《补编》、《再补编》,详见地理类著录。《闰八月考》三卷,不见《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

  • 仪礼私笺

    八卷。清郑珍(1806-1864)撰。珍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县(今贵州省遵义市)人。道光举人。曾任荔波县训导。同治二年(1863),大学士祁寯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次年卒。治经学、小

  • 绵竹县乡土志

    不分卷,清黄尚毅纂修。黄尚毅字仲生,邑人,举人。清末,蜀中各邑大都奉部令编纂乡土志,此篇亦其中之一。《绵竹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不分卷。其分为三科:一曰历史,甲沿革,乙政绩,丙兵事,丁

  • 海岳堂诗稿

    一卷。清江有烂(约1840-?)撰。有烂字桓叔,号镜河,连平州(今广东连平)人,咸丰辛酉(1861)拔贡,候补中书舍人,军功加五品衔。有烂早负诗名,诸体多妙,尤工五律。太平军起屡攻连平,他组织抵抗太平

  • 性学举隅

    二卷。美国丁韪良(1827-1916)撰。丁韪良,字冠西,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50年来华,1858年任美国首任驻华公使列卫廉的翻译。1869年经赫德推荐就任同文馆总教习直到1894年。1898年被聘

  • 隶法纂要

    十卷。清项怀述(生卒年不详)编。怀述字惕孜,歙县(今属安徽)人。此书号为顾蔼吉《隶辨》的改编本。卷一至卷八改顾氏之以韵分卷为以偏旁分部,于顾氏原书所录隶体之外一字未增,只是依照《康熙字典》部首另行编次

  • 伊尹书

    一卷。传说商伊尹(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生卒年不详)辑。马国翰,字词溪,号竹吾,清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官至陇州知州,辑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其中道家类有:《伊尹书》

  • 昌言

    汉仲长统(179-220)撰。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省邹县西南)人。长统敢直言,不拘小节,时人称为“狂生”。州郡召用,皆称疾不就,后任尚书郎参曹操军事。《昌言》又名《仲长子昌言》,“昌”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