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赋敛徭役繁重,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加以天灾频仍,疾疫流行,迫使农民大量逃亡。太平道首领张角,在流民中积极传教,秘密进行组织活动,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 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张角将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设渠帅,由他统一指挥,并联络京城部分宦官作内应,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二月, 因内奸唐周告密,张角被迫驰告各方提前起义,七州二十八郡数十万人一时俱起。起义军以黄巾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他们焚烧官府, 捕杀官吏。攻打豪强田庄坞壁,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东汉政府派皇甫嵩、朱儁、卢植等率军分头进击,镇压起义军,在南阳、颍川(今河南禹县)和河北地区为张角、张曼成、波才等领导的黄巾军所败。起义军因在各地分散作战,不能相互配合。在东汉政府军和豪强地主武装的联合镇压下,先后在颍川,南阳等地被各个击破。张角不幸病死,起义军失去有力的领导。河北黄巾军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两战中失败,张角弟张梁、张宝英勇牺牲。黄巾军主力共经历了九个月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并瓦解了东汉皇朝的统治。黄巾军主力失败后,分散于各地的黄巾军和响应黄巾起义的农民武装仍继续斗争,青、徐州的黄巾军曾发展至百万余众。黑山军亦达百余万人,并州白波黄巾起义军众达十余万,益州黄巾军占据了巴蜀大部分地区。各地黄巾军此起彼伏,坚持了二十余年。

猜你喜欢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所设置的机构。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准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十月)下令设立考察政治馆,考察研究各国政治兼及各省实行“新政”

  • 雷再浩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边界的农民起义。首领雷再浩,湖南新宁黄背峒人,瑶族,青莲教首领。1847年10月(道光二十七年九月)雷再浩因不堪忍受封建剥削和压迫,在黄背峒聚众起义,后至广西全州、梅溪口等地,与李世

  • 肖衍舍身佛门

    梁武帝佞佛事件。梁武帝肖衍崇信佛教,赐给寺院土地、财产和特权,亲自主持建造大敬爱寺、大智寺和同泰寺,并且三次舍身佛门,入同泰寺为僧。第一次舍身在普通八年(公元527年)三月,三日后被臣下赎身回宫,遂将

  • 官渡之战

    曹操和袁绍间的一场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夏,袁绍率精兵十万、精骑万匹,由河北南下,欲攻克许都(今河南许昌),消灭曹操。曹操仅有士卒二、三万人,兵力粮食远不如袁绍。曹操率主力驻屯许都的门户官渡(

  • 乌沙堡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建立了蒙古汗国。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二月,成吉思汗自克鲁伦河发兵大举南下攻金。金卫绍王一面遣使求和,一面急命平章政事独吉思忠(一名千家奴)为行省事,赴边指

  • 浑天仪

    古代的天文仪器。有浑仪、浑象两种。浑仪又称圆仪,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何时创制,尚难断定。西汉落下闳曾制造此仪以观天象,经东汉贾逵、东晋孔挺、南北朝张子信、唐李淳风等人研究、改进, 日趋精密完善。其

  • 周世宗改革

    五代时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公元954年—959年)进行的改革。柴荣乃后周太祖郭威养子。郭威在位期间,已在政治、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局部改革,国力大为增强。柴荣即位后,又进一步将改革引向深入。在经济方面,

  •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触龙说服赵太后同意送其少子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的故事。赵惠文王于公元前266年卒,太子丹立,是为赵孝成王。时赵孝成王年少,政事由赵太后掌管。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秦国急于攻打

  • 大元通宝

    元代铜钱名。参见“至大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