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红巾军

红巾军

①北宋南宋之际,河东泽(今山西晋城)、潞(今山西长治)一带人民自动组织抗金“忠义社”,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后扩大至河东大部及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相当严密,又熟悉地形敌情,故能屡败金兵。曾于泽、潞间袭击金军大寨,金帅宗翰几乎被擒。有力地打击了南下金军,配合了宋军正面战场作战;②南宋一些士兵和农民起义,有的也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或红巾队,如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利州路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军士张福、莫简领导士兵数千名起义,反对官僚和将领克扣粮饷,压榨士兵,即皆以红巾为记,号红巾队;③元末刘福通等领导农民起义,义军亦皆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

猜你喜欢

  • 隆武政权

    南明唐王政权。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弘光政权灭亡,同年闰六月,郑芝龙、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建元隆武。郑芝龙把持朝政,无意抗清。与鲁王政权不但不能合作,反而关系恶化, 形同水火

  • 大运河

    我国古代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之称,始于宋代,元、明以后渐成通称。唐朝以前则将运河称为沟、渠、漕渠、漕河、运渠等。但一般所称的“大运河”,则特指隋炀帝时修建的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

  • 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 系指杨业及其投身于抗辽、抗西夏事业的子孙们。业,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初为北汉名将,赐姓刘,在抗辽抗宋战争中屡建功勋,号称“无敌”。北汉亡,归宋,复姓杨。任为右领军卫

  • 箕子走朝鲜

    商亡后,贵族箕子逃往朝鲜建立国家的传说。据《史记》、《尚书大传》和《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箕子是商纣王叔父,官太师。因为纣王淫泆,箕子向纣王进谏,反被纣囚禁。周武王克商后将他从囚牢中释放,箕子遂带领族人

  • 包衣

    满语,意为家内奴隶。满语称奴隶为“阿哈”,家内奴隶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清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属上三旗者,隶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者,分隶王府,

  • 乌桓内附

    乌桓,又称乌丸,是东胡族的一支。汉初,匈奴冒顿单于灭东胡,余部迁保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因以为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兵,汉武帝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

  • 楼船

    本指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于作战。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江淮以南各郡训练水军,称为“楼船”。

  • 陆军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兵部改称陆军部,将练兵处、太仆寺并入。次年成立海军处、军咨处,由陆军部兼管,以后分出。主官为尚书、左右侍郎各一人,1910年(宣统二年)改称大臣、副大臣。部内设承

  • 瓦岗军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前期为翟让,后期为李密。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王薄起义后,山东各地纷纷响应,原东郡(今河南浚县南)法曹翟让也在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聚众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活动

  • 蔡五九起义

    元中期江西农民起义。首领蔡五九,江西赣州人。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元仁宗采中书右丞相铁木迭儿之议,在江南地区经理田粮。政府官吏乘机虚张顷亩,冒括田租,敲榨百姓。仅江西信丰一县即拆毁民宅九百处,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