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汉与匈奴的战争

汉与匈奴的战争

匈奴族是散居大漠南北的少数民族。秦末汉初,中原政权无暇北顾,匈奴吞并其周围少数民族, 日益强盛起来。昌顿单于时拥有骑兵三十万,经常侵扰汉朝边郡。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兵围晋阳 (今山西太原),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余万大军迎击,被围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南)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方得脱险。汉被迫采用和亲政策,以缓和匈奴侵扰。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及经济力量的发展,汉武帝改变和亲政策,采取军事进攻方针。元朔二年 (公元前127年),匈奴入侵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 (今北京密云西南)。汉遣卫青率师出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北抵高阙(一说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迂回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王,收复河南地,设立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五原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解除了匈奴对长安(今陕西西安)的直接威胁。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三月,霍去病带兵万余人,出陇西,越焉支山(今甘肃山丹东南、永昌西),西进匈奴境内千余里,缴获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霍去病将数万骑出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 , 越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部),南下祁连山,俘获匈奴三万余人。匈奴损失惨重, 内部分裂,昆(浑)邪王率四万人归汉。汉分徙其众于西北边塞之外,因其故俗分为五属国,在昆(浑)邪王、休屠王故地设立河西四郡,割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打开了汉朝通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骑兵和随军私从者十四万骑,分别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代郡(今河北蔚县西南)出发,深入漠北,穷追匈奴。卫青带兵出塞千余里,围攻匈奴伊樨斜单于军,单于突围而逃,汉军直追至��颜山(约在今蒙古杭爱山南)而还。霍去病军出塞二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获胜,封狼居胥山而归。自此后。匈奴远遁西北。汉昭帝和宣帝时期,汉匈双方继续处于敌对状态, 时有军事行动。匈奴在汉的不断打击下,加以天灾人祸,一蹶不振, 内部发生分裂,出现五单于争立局面。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至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向汉称臣,送子入侍。甘露三年,亲到长安朝见。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遣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结束了汉朝与匈奴之间长达一百七十余年的战争。

猜你喜欢

  •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

  • 广东红巾军起义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广东天地会众的反清武装斗争。1854年7月5日(咸丰四年六月十一日),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在南海县佛山镇竖旗起义。李文茂、陈显良等在广州北郊佛岭寺起义响应。义军蓄发易服, 头裹红巾,世称

  • 北洋水师学堂

    见“天津水师学堂”。

  • 庚款办学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庚子赔款办学的侵略活动。最早由史密斯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史密斯在华传教、经商三十余年,认为“退还庚款”改作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费用有巨大好处。1907年

  • 三司

    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①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重要刑狱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会审,称为三司;③唐末、五代、北宋最高财政机构。合盐铁、户部、度支为一,统筹总掌全国财政。号为三司

  • 渤海帐

    辽北面诸帐之一。契丹灭渤海国之后,迁其王族大氏居辽内地,地位仅次于遥辇氏贵族。设渤海帐司以总掌其事。设渤海宰相、渤海太保等官。

  • 田氏代齐

    春秋末年,齐国田氏代替姜齐政权的事件。春秋初年,陈国的公子完逃到齐国,任工正,称田氏。春秋末年齐景公时,公室剥夺民众生产物的三分之二,只剩下三分之一归民众维持生活;对不少民众施行刖刑,以致国家众多的市

  • 永济渠

    古运河名。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炀帝杨广为便利河北地区的军事运输,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人开凿而成。南起黄河与沁水的汇合口,沿沁水北上,在今河南武陟县沿沁水支流(今孟姜女河)折向东北达于汲县,再

  • 秦灭巴蜀

    战国时,巴人分布在今四川东部的嘉陵江和长江沿岸,巴国都城在今重庆;蜀人分布在今四川北部和西部一带,蜀国都城在今成都。秦惠文王为了兼并领土和贪图蜀地物产富饶,于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灭了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