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建国后,察合台分得四千蒙古民户。成吉思汗西征时,又将畏兀儿以西直至阿姆河之间的草原分封给察合台,遂形成察合台汗国。其疆域最盛时东至吐鲁番、罗布泊,西至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都城在伊犁河畔的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西)。察合台汗国和蒙元中央政府的关系十分密切。成吉思汗死后,察合台拥戴窝阔台即大汗位,且谨守臣节。蒙哥即位后,曾立别失八里(今新疆济木萨尔北破城子)行尚书省,管辖从畏兀儿直至河中地区(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地区)。忽必烈即位后,西北诸王海都等发动叛乱,察合台汗国成为叛王与中央政府激烈争夺的地区。元朝政府长期在这里驻守军队,并在别失八里、阇鄽(今新疆且末)、斡端(今新疆和田)等地组织屯田。叛乱平息后,察合台后王仍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十四世纪中叶,察合台汗国陷于分裂。西察合台汗国后来演变为帖木儿帝国,东察合台汗国到明朝永乐年间则改称亦力把里,首府在亦力把里(今新疆伊宁)。

猜你喜欢

  •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09年,唐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所建。王审知祖、父两代,世为农民。黄巢大起义爆发后,随其兄王潮参加王绪起义军。不久,王绪一军归附秦宗权,旋又为秦宗权所攻,遂南渡长江,转入福建。后王潮

  • 太平军第一次西征

    1853——1856年(咸丰三至六年)间太平军为控制长江上游各省以确保天京而进行的西征。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太平天国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率战船一千余艘溯江

  • 门户开放政策

    亦称海约翰政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美西战争后,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关岛群岛和菲律宾作为侵略亚洲的跳板。1899年9

  • 武周代唐

    武则天称帝建周代唐事件。武则天名曌, 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工部尚书武士彟之女,十四岁被唐太宗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继位,于感业寺见之,复召入宫,拜为昭仪。武则天素多智计

  • 周王子朝之乱

    春秋后期周王室内部争夺王权的一场战乱。周景王在位期间,宠爱庶出的王子朝,因太子早死,欲立子朝为后。公元前520年,景王死,周贵族单氏、刘氏拥立嫡出的王子猛即位,是为悼王。子朝依靠旧官和工官中丢掉官职的

  • 晋作州兵

    春秋时期晋国实行的一种征收兵赋的制度。韩原之战后,晋惠公被俘至秦,派人回国,假君命赏给国人田地,在此基础上实行新的征收军赋的制度,以扩充晋国兵力,名之曰“作州兵”。对于“州兵”的性质,一说以州为单位征

  • 平定吴元济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义镇(即淮西镇,治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 自领军务,并发兵四出攻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宪宗发十六道兵讨伐淮西。初战失利,不少朝臣遂主张罢兵休战

  • 高煦之叛

    明宣宗时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明成祖封子朱高煦为汉王,高煦狙诈多智,以武才自负,曾随成祖出征有功,阴谋夺太子位,未成。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八月,高煦在乐安(今山东邹平北)举兵反,任命王斌、朱煊

  • 燕然都护府

    唐在北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个政权机构。唐朝北部地区,居住着突厥、铁勒等少数民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军大破突厥, 东突厥灭亡。其后,铁勒部的薛延陀成为漠北强部。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薛

  • 巨(钜)野教案

    又称曹州教案。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案件。甲午战争后,德国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天主教海外传教保护权,在山东南部建立了天主教南境总堂,随即在曹州府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无辜平民,激起活跃于曹州的大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