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台宗

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为陈、隋之际的智��,因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又因以 《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又称“法华宗”。这一派着重宣传一切皆由心生,世界本体是空无的,故又称空宗。智��确立定(止)、慧(观)双修原则,所著《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法华文句》被奉为天台三大部。十一世纪初分为山家、山外两派,山家派于后世影响较大。天台宗十一世纪末传入朝鲜,十三世纪传入日本。日僧依《法华经》创立日莲宗。

猜你喜欢

  • 筹安会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御用团体。1915年8月在袁世凯授意下,由杨度出面拉拢孙毓筠、刘师培、李燮和、胡瑛,严复等发起组成。该会标榜以“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二者孰适于中国”、“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宗旨的学术团体,

  • 包衣

    满语,意为家内奴隶。满语称奴隶为“阿哈”,家内奴隶称“包衣阿哈”,简称“包衣”。清入关前,凡所获各部落俘虏均编为包衣,分属八旗,属上三旗者,隶内务府,充骁骑、护军、前锋等营兵卒。属下五旗者,分隶王府,

  • 朱光卿、聂秀卿起义

    元末广东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广州增城县(今属广东)人;聂秀卿,惠州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正月,朱光卿在增城起义,建国大金,改元赤符。石昆山、钟大明等率众响应。元政府命

  • 河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武胜城(今甘肃临洮)战役后,宋王韶乘胜率军攻占吐蕃首领木征所据之河州(今甘肃临夏)。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九月,木征依恃西夏援助,复据河州,不久又被宋军夺回。熙宁七年四月,西

  •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景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削藩”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对。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 理藩部

    清末官署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改理藩院为理藩部,职掌为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减去原掌管的一部分外交事务(划归外务部),内部组织仍旧。主管设尚书、侍郎,1911年(宣统三年)改称大

  • 中俄瑷珲条约

    即中俄《瑷珲和约》, 1858年 (咸丰八年),沙俄凭借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沙俄一直觊觎着中国东北的大片领土。1858年5月(咸丰八年四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趁英法

  • 徐泗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为庞勋。又称桂林戍卒起义。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唐朝为防御南诏入侵,发徐(今江苏徐州)泗(今江苏盱眙)兵士八百人戍守广西桂林,约定三年替还。至咸通九年,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仍不肯发

  • 定川寨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好水川战役后,西夏继续攻宋。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闰九月,西夏发兵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命副总管葛怀敏督率诸寨兵抵御。西夏诱宋军主力至定川寨(今宁

  • 汲桑起义

    西晋时茌平农、牧民起义。永兴二年(公元305年),汲桑和石勒在茌平率农、牧民起义,进行反晋斗争。起义军攻略诸郡县,杀守令,释囚犯,队伍日益扩大。汲桑率领义军攻克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乐陵、平原等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