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台湾抗日义勇军

台湾抗日义勇军

台湾绅民反抗日军割占台湾的武装。《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来,台湾绅民奔走相告,集会抗议割台,联名发布檄文,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5年6月2日(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十日)清政府派大臣如期割台。越后五日,日军攻陷台北。全台各阶层绅民纷纷组织义勇军,数十人至数千人不等,仅台中一带招募义勇军就达三十七营之多,最著名的首领有新竹、苗栗等县的吴汤兴、徐骧和姜绍祖等。各地义勇军积极配合刘永福黑旗军英勇抵抗日军。是年6、7月间新竹义勇军坚持战斗,牵制日军达两月之久。日军后在大甲溪被伏击, 死伤累累。在彰化,义勇军和清军坚守八卦山,轰伤日军师团长、亲王北白川能久中将,毙山根信成少将。在争夺八卦山的战斗中,吴汤兴阵亡,义勇军与黑旗军配合曾一度光复云林,并进围彰化城。在保卫台南曾文溪的战斗中,徐骧领导的义勇军大部战死,10月21日(九月四日)台南失陷。在两个多月之中,义勇军协同清军作战一百多次,抗击日军三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舰队,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二千人。为保卫台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猜你喜欢

  • 太康失国

    启在确立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以后, “淫湎康乐”,过着淫侈的生活,背弃了民众的利益。启死后,子太康继立,仍不理民事,终日田猎游乐,他的五个兄弟也都起来争夺王位,夏王朝很快陷入分崩离析的局面。这时,夷

  • 反美爱国运动

    清末中国人民反对美国迫害在美华工的反帝爱国运动,亦称“抵制美货运动”。长期以来,有大批华工流落美国,美国西部的开发主要依靠华工的劳动。但在美国经济发展之后,美国政府和资本家却歧视迫害华工,不断煽起排华

  • 中法和议草约

    见“中法停战条件”。

  • 直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其中的皖系和直系又均属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直系首领冯国璋,系直隶河间人,因而得名。冯国璋字华

  • 秦初租禾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周威烈王十八年,即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 “初租禾”,即秦国开始按田亩征收租税。

  • 赵应元、谢迁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山东人民的反抗斗争。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九月,李自成裨将赵应元领导的起义军占领青州(今山东益都),杀掉清山东巡抚王鳌永,各地义军纷起响应。顺治三年十一月,谢迁率众起义,一举攻占高苑县

  • 腹心部

    辽朝皇帝的侍卫亲军。始置于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担任契丹部落联盟长之后,由各部落拣选强劲精壮之士二千余人,组成亲兵部曲。阿保机称帝建国后遂以为侍卫亲军,而命最亲近之贵族统领之。

  • 黄天荡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金帅宗弼(兀术)率军渡江追击赵构,连破越州(今浙江绍兴)、临安(今浙江杭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地。次年二月,因“搜山检海”无获,乃自杭州北撤。宋

  •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乘机要挟清政府交出军政大权;就任清内阁总理大臣后,又软硬兼施,诱胁革命方面妥协,觊觎全国政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积极给以配合。由英驻汉口领事出面“调停”,首先与革命方面达成武汉地区

  • 商榷系

    见“宪政商榷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