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卫满入朝鲜

卫满入朝鲜

卫满,燕人。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反,兵败逃入匈奴。卫满聚集一千余人,也渡浿水(今朝鲜清川江,一说为今大同江或鸭绿江),逃亡至朝鲜,居住在秦时统辖过的边塞空闲之地。随当地风俗,穿蛮夷服装。得到朝鲜族人民及燕齐逃亡到朝鲜的汉人的拥护,击破朝鲜王箕准,自立为王,都王险城(今朝鲜平壤)。时值汉惠帝在位,天下方定,辽东太守约卫满为汉朝外臣,保塞外各族,使不得侵扰汉之边界,并约定各族首领如欲朝见汉天子,卫满不得禁阻。卫满乘此机会,征服附近的真番、临屯等族,辖地扩展到方数千里。武帝时卫满孙右渠反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与左将军荀彘前往征讨。右渠被杀,朝鲜分为四郡。

猜你喜欢

  • 共和党

    民国初年的政党。1912年袁世凯继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临时参议院迁至北京,代行国会职权,各派政治力量为谋取议席不断分化组合。为在临时国会中与同盟会抗衡,1912年5月以章炳麟、张謇等为首的统一党,

  • 王长寿起义

    宋真宗时京畿爆发的一次士兵与农民的起义。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逃亡士兵王长寿聚众起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转战至澶(今河南濮阳)、濮(今山东鄄城北)、曹(今河南曹县西北)等州间。众至五千余人

  • 徐一夔案

    明初文字狱之一。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给朱元璋的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句。“则”与“贼”同音, “生”被读作“僧”,朱元璋认为是骂他当过和尚,做过贼,“光”字则是讽刺他剃过光头,遂将其处

  • 优待清室条件

    辛亥革命时期南北议和代表讨论对清帝退位后的“处置”问题,制定出《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八款,主要内容是:清帝逊位后其尊号永存不废,民国待以外国君主之礼;皇室岁费每年四百万元由民国拨给;清帝暂居

  • 课田制

    西晋征收田租的制度。司马氏政权在实行占田制同时,还实行课田制。规定:每一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二十五亩。课田在占田之内。“课”即督征地租之意。每人每年按所课田亩数,向政府交纳田租。丁男课田

  •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等七个诸侯王国的叛乱。景帝为了削弱地方割据势力,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夺诸侯王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削藩”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对。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 大东沟海战

    又名“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海战。1894年9月16日(光绪二十年八月十七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抵鸭绿江口大东沟,第二天上午,正待返航,突遇日本海军中将伊东祐亨所率舰队寻

  • 夏(明玉珍)

    元末农民战争中明玉珍建立的政权。明玉珍,随州(今属湖北)人,家世务农。徐寿辉起义后,明玉珍集乡丁千余屯青山。后归附徐寿辉,受封元帅,守沔阳。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春奉命率斗船五十,集粮川、陕间。

  • 汴州之役

    唐末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击败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的决定性战役。黄巢起义失败后,奉国军节度使秦宗权(蔡州)在中原诸藩中兵力最强,成为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汴州)的劲敌。朱全忠便联合忠武军节度使赵犨(陈州)、天

  • 秦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的刑法。商鞅变法时,把李悝在魏国制定的《法经》移植到秦国,改称《秦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秦国原有刑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各国有关的法律条文,对秦法加以修订、扩充,制定了一套更加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