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刘渊、石勒反晋

刘渊、石勒反晋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于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率部众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定都离石。后来有石勒、王弥等人前来归附。石勒率众三万,转战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和顿丘(治今河南清丰西南)一带,攻克许多军事要地,队伍发展有十余万人。永凤元年(公元308年),刘渊称帝,迁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次年,刘渊遣将攻占西晋军事要地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延津(今河南延津北)一战,打败晋将王湛军队。接着派侄子刘曜和王弥先后两次进攻洛阳,均未成功。河瑞二年(公元310年), 刘渊病死,子刘和继位。其弟刘聪杀和自立,继续进攻洛阳。次年四月,石勒在苦县(治今河南鹿邑)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消灭太尉王衍的晋军主力十万余人。六月,王弥、刘曜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司马炽,晋将贾疋迎司马邺继帝位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为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 , 刘曜攻陷长安,愍帝投降,西晋亡。

猜你喜欢

  • 中英藏印条约

    即《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英国通过第一次侵藏战争,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88年(光绪十四年)英国殖民者诬称中国西藏地方军队在本国境内隆吐山的防守为“越界戍守”,发动了对西藏的武装侵略。清政府命

  • 鲁港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德祐元年(1275年),元伯颜军沿江东下,宋贾似道督率诸路精兵十三万,与淮西制置使夏贵合兵抵御,同时又遣使至元军营求和,要求对元称臣奉岁币,遭到拒绝。二月。贾命孙虎臣率精锐七万赴池

  •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场决战。正当晋文公图谋南下与楚争霸的时候,一度附楚的宋国倒向晋国。楚国联合陈、蔡等国出兵伐宋。宋告急于晋,晋移师进攻楚的与国曹。卫,迫使楚军北上。公元前632年

  • 赵犊、霍奴起义

    东汉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故安(今河北易县东南)人赵犊、霍奴领导当地农民群众,举行起义。农民群众英勇战斗,打败前来镇压的幽州(治今北京西南)刺史和涿郡(治今河北涿县)太守的军

  • 宁平之战

    匈奴贵族反晋夺权斗争的一次战役。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匈奴汉国派刘曜和王弥率兵围攻洛阳,掌握西晋军政大权的司马越,与太尉王衍率主力军队十万余人,东出洛阳行至苦县(治今河南鹿邑)的宁平城(今河南郸城

  • 红丸案

    明末“三案”之一。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光宗朱常洛即位后患痢疾,内医崔文升进泻药,病情加剧,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红丸两粒,光宗服药死。时人多疑是郑贵妃指使下毒,遂引起争论。东林党人高攀龙、杨涟等要求追

  •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农民政权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领袖的思想也随之而逐渐地蜕化。天王洪秀全梦想“定天下于一尊”,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则居功自傲,挟制天

  • 镇江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7月21日(六月十四日)在

  • 唐赛儿起义

    明初山东农民起义。洪武末年以来,青州(今山东益都)接连灾荒。“靖难之役”中,山东又是主要战场。永乐时,为修建皇宫、开凿会通河,对蒙古用兵时运送粮饷,从山东征派数十万民夫。农民深受苦难。永乐十八年(公元

  • 黄埔条约

    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中国近代史上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日)法国特使拉萼尼与清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阿吉默特”号上签订。共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