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东林党

东林党

明代后期的一个政治派别。神宗后期,政治腐败,朝中党派林立,互相纷争。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回无锡原籍,和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讲学于东林书院。一批抱道忤时、在政争中落职的士大夫也会合拢来。他们在讲习之余, “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与在朝官吏中的同党遥相应和,结成当时所谓的“东林党”。他们反对宦官把持朝政,要求“公天下于选举”;反对王公贵族对土地的掠夺;反对矿税监的横征暴敛。遭到当朝权贵的仇恨。熹宗时,东林党争更趋激烈,并演成流血事件。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的反对派都附和宦官,被东林党人称之为“阉党”。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参奏魏忠贤二十四“大奸恶”。阉党疯狂反扑,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黄尊素等东林党人惨遭捕杀。在这一斗争中,东林党人得到人民的同情与支持,在锦衣卫搜捕周顺昌时,苏州居民在颜佩韦等五人领导下,聚众数万,执香为周顺昌乞命,并殴打锦衣卫人员。阉党为进一步迫害东林党人,编造了《东林点将录》、《同志录》等黑名单,大肆捕杀、放逐东林党人。思宗即位后,杀魏忠贤,惩治阉党,党争才告一段落。

猜你喜欢

  • 赣宁之役

    见“二次革命”。

  • 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98年7月1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由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国公使窦乐纳在北京签订。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中群岛、威

  • 猛安谋克

    我国历史上女真族采用的一种兵民结合、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本为单纯生产性的原始狩猎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有伍长(击柝)、什长(执旗)、谋克(百夫长)、猛安(千户长)。后随军事部落联盟形成及其与外部关系的

  • 下邳之战

    曹操进攻刘备的一次战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南下攻许(治今河南许昌),欲消灭曹操。为解后顾之忧,曹操派刘备前往徐州(治今山东郯城)堵击由淮南北上的袁术。刘备到了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即公开反

  • 饶风关战役

    宋金问一次重要战役。金军自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败退后,又以撒离喝(完颜杲)部进驻凤翔(今属陕西),与吴玠军对峙。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正月,撒离喝绕开和尚原,率主力攻克金州(今陕西安康),沿汉

  • 天完

    元末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建立的政权。见“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 农工商部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增设商部,又将矿务铁路总局并入,兼办农工及铁路事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并工部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后铁路、矿务等项事

  • 复社

    明末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政治团体。崇祯(公元1628—1644年)初年,魏忠贤被诛,阉党被定为逆案,东林党人进入政府,逐渐放弃其改革主张。一部分江南地主官僚继东林党而起, 组织团体,主张改革。江苏太仓

  • 奉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三大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奉系军阀虽然不是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如直、皖等所谓小站系,但同样也是在袁世凯的卵翼下形

  • 沙丘之变

    秦始皇死后由赵高等人阴谋杀害始皇长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的政变。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出游,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随行。途中始皇生病,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