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鲍溶

鲍溶

【介绍】:

字德源。元和四年(809)进士,然仕途多舛,一生潦倒。与孟郊韩愈李益等交好。其诗多写羁旅之思及怀古幽情,工于乐府,雅正高古,笔力劲健。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之为“博解宏拔主”。曾巩论其诗曰:“尤清约谨严而违理者少,亦近世之能言者也。”(《鲍溶诗集目录序》)今存《鲍溶集》6卷。《全唐诗》录其诗3卷,《全唐诗逸》补断句5联,《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1首。

【介绍】:

唐代诗人。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初隐居江南山中,与李益交谊甚深。贞元末至元和初,游长安和太原。元和四年(809)进士及第。九年(814)前后,居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幕。十四年(819),佐淮南节度使李夷简幕。后客死于三川(今河南中部)。为人劲直不扰,一生贫困潦倒。与韩愈孟郊李正封等友善。工诗,尤长于古诗乐府,多感兴言怀、登临题咏、行旅寄送之作,气力宏赡,雅正高古,清约谨严。为宋代欧阳修、曾巩所酷爱。《陇头水》、《长城》、《采珠行》等,慨叹征戍之苦,指斥统治者奢侈之风,有较多现实内容。《山中冬思二首》、《赠杨炼师》、《塞上》等是传世佳作。张为诗人主客图》尊之为“博解宏拔主”,自居“入室”。《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鲍溶集》五卷。曾巩复于欧阳修所藏《鲍溶集》录得三十三首编为一卷,附于史馆所藏五卷本之后,总题《鲍溶诗集》六卷,有散佚。今传《鲍溶诗》六卷,集外诗一卷,共一百七十余首。《全唐诗》存诗三卷(较集本多十余首),《全唐诗逸》补断句五联,《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六。

猜你喜欢

  • 宣政衙

    即宣政殿。唐长安宫殿名。在大明宫内,凡隆重仪式,多于此举行,故又称宣政衙。韩愈有《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

  • 张彤

    【介绍】:长庆时人,生平不详。《全唐诗》收其《奉和白太守揀橘》诗1首。

  • 唐诗选注

    阎简弼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出版。该书是阎简弼遗著,原稿写成于六十年代。全书共选唐代诗人113家361首诗,大致以作者年代先后排列,每诗都有注释和讲析两部分。诗人简介则置于该人首见诗之前。

  • 邯郸郭

    见“邯郸郭公”。

  • 赴彭州山行之作

    【介绍】:高适作。肃宗乾元二年(759)高适被任为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五月自长安赴任,途中写下此诗。诗中描写了路途中峻峭秀美的山林景色,并抒发了作者老而远仕的违心之愁和旅程中的孤独情怀。该诗写景生动

  • 杜诗论丛

    邢治平辑。是书为一杜诗研究资料汇编,出自宋、元、明、清文人笔记,杂著、诗话等,共辑录约730条,分为六类,即杜诗评析、杜诗艺品、杜诗铨释、杜诗探源、杜诗辨误、其他。自唐以来诗家文人论说杜诗之资料极为繁

  • 河传

    词牌名。一作《水调河传》。又名《怨王孙》、《月照梨花》等。其名始于隋炀帝所作。现存以唐温庭筠所作三首最早。韦庄、顾夐、孙光宪等均有所作。各家所作均为双调,但句式、叶韵有异。

  • 题僧房

    【介绍】:王昌龄作。该诗写僧房的环境及在僧房的感受。施补华《岘佣说诗》评曰:“句中有禅理,句外有神韵,可法也。”

  • 唐诗六百编

    清罗汝怀撰。汝怀(1803~1880)字念生,一作研生。湘潭(今属湖南)人,道光丁酉科拔贡,先后授芷江、龙山县学训导,皆不赴,独自在家纂辑著述。此书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刊本,款署“某根居士”。前

  • 汉江临泛

    【介绍】:王维作。《瀛奎律髓》题作《汉江临眺》。汉江,即汉水。开元二十八年(740),王维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路过襄阳,临汉江泛舟,作此诗。诗中描绘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象。气势雄伟,意境阔大。方回《瀛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