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①王维作。见《伊州歌》。②(全)无名氏作。共十九首。第一首“劝君莫惜金缕衣”,或题作《金缕衣》、《金缕词》。或谓李錡作,或谓杜秋娘作,均不确。诗以金缕衣起兴,暗寓“寸金难买寸光阴”之意,劝人
【介绍】:唐代诗人。正,一作贞,误。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高宗时,官太常博士。调露二年(680)作《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七、《唐诗纪事》卷七。
①出家。皇甫曾《秋夕寄怀契上人》:“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②出仕。李白《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③超出世人。陈鸿《长恨歌传》:“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
①为何。王维《酬诸公见过》:“箪食伊何,疈瓜抓枣。”②怎么办。刘禹锡《泽宫诗》:“高墉伊何,唯器与时。”
黄墩岩主编。台湾大吉利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瑞升文化图书事业有限公司总发行。为《儿童少年启蒙文学》(全套共3册)之第一分册。本书从《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及其他名家名作中,精选出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芒刺在背。典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因以“负芒”、“负芒刺”为咏权臣之典。也比喻不安或不舒服。王绩《赠梁公》:“成王已兴诮,宣帝如负芒。
【介绍】:见晁衡。
【介绍】: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作。江边阁,即草阁,座落于长江边。此诗写宿江边阁时所见所闻景象,以及诗人夜不成寐,对战乱时局的忧虑。中二联写景切近江边,一句一景,静中有动,暗喻时事,含蓄蕴藉。
【介绍】:李白作。《乐府诗集》卷七二列于《杂曲歌辞》。胡震亨云:“江淹《拟古》始有《古别离》,后乃有《长别离》、《生别离》等名。此《久别离》及《远别离》皆自为之名,其源则出于《古别离》也。”(《李诗通
【介绍】:太原妓作。太原妓乃贞元间太原一妓,原与欧阳詹有约,而欧阳詹愆期未归,太原妓临终割髻函匣并作此绝笔留赠。诗中爱恨交织,相思之苦与临终留连之情纠结,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以至传说欧阳詹读诗后涉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