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陈陶

陈陶

【生卒】:894?—968?

【介绍】:

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或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唐时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吟咏自适,终身不仕。马令、陆游《南唐书》均有传。《全唐诗》将其与晚唐陈陶误为一人,于晚唐陈陶诗中混入南唐陈陶诗,当予甄别。

【生卒】:803?—879?

【介绍】:

字嵩伯,晚年自称“三教布衣”。江北人。文宗大和初游于江南、岭南一带,曾作诗投献南方各节度使。大中三年(849)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卖柑为资。卒,方干曹松杜荀鹤等作诗哭之。南唐亦有诗人曰陈陶,后人常误为一人。陈陶工乐府,《全唐诗》收诗2卷,有《陈嵩伯诗集》行世,其中混有南唐陈陶诗,有待甄别。

【生卒】:894?—?

【介绍】:

五代诗人。剑浦(今福建南平)人,一说鄱阳(治今江西波阳东北)人。好游学,善解天文,自负台铉之器,不肯妄干托。南唐昇元中,见秉政者用人不明,遂隐于洪州西山,以吟咏自适。宋初尚在世。人多误认与大中处士陈陶为同一人,陶敏《陈陶考》辨别之。《全唐诗》陈陶诗中混有其诗。事迹见《江南野史》卷八。

【生卒】:?—约885前

【介绍】:

唐代诗人。字嵩伯。籍贯不详。早年有读书封侯之志。举进士不第。大和中游闽,干谒州郡。会昌中寓洪州。后游容州、广州。约大中三年(849)复归洪州。十二年(858)江西军乱,遂隐于西山,以种柑桔为生,读书为事。后病卒于山中。与任畹、元孚贯休等友善。工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僻苦主孟郊之“上入室”。尤长于乐府。《陇西行四首》之二为唐诗名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录》十卷,已散佚。今传辑本《陈嵩伯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二卷,混有陈羽及五代陈陶之诗。事迹见其诗、贯休等人诗及《北梦琐言》卷三。

猜你喜欢

  • 蚌蛤回

    据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载:南海合浦郡产珍珠,而太守贪戾,侵夺自肥,合浦之珠徙去。后孟尝为太守,实行惠政,民情大洽,一年后,珍珠蚌复还合浦。后因以“蚌蛤回”用为咏地方长官惠政之典。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

  • 面朋

    表面上而非心交的朋友。许浑《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官静亦无能,平生少面朋。”

  • 庾果莲

    庾杲,指南朝齐人庾杲之。庾杲之有高才,风范和润,善谈吐。时卫将军王俭府人称芙蓉池(莲花池),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后为侍中,齐世祖曾称赞他“为蝉冕所照,更生风采”。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因以“庾杲莲”

  • 淮南桂树小山词

    指古曲《淮南王》。晋崔豹《古今注·音乐》:“《淮南王》,淮南小山之作也。王服食求仙,遍礼方士,遂与八公相携俱去,莫知所在。王之徒思恋不已,乃作《淮南王》之曲。”后或以泛指思恋之曲。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 庾抱

    【介绍】: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隋时为延州参军,后调吏部,转元德太子学士。唐高祖时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后迁太子中舍人。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录1首

  • 宣父

    指孔子。唐贞观十一年,诏尊孔子为宣父,建庙于兖州。参阅《新唐书·礼乐志五》。白行简《夫子鼓琴得其人》:“宣父穷玄奥,师襄授素琴。”

  • 林滋

    【介绍】:字后象,一作厚象。闽县(今福建闽侯)人。会昌三年(843)进士。历祠、金二部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善赋,闽人以詹雄诗、郑諴文、林滋赋为“闽中三绝”。《全唐诗》存诗6首。

  • 了岸

    犹彼岸。佛教用以喻超脱生死的境界。李群玉《湘中别成威阇黎》:“何方济了岸,只仗慈航力。”

  •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介绍】:畅当《登鹳雀楼》诗句。二句写登楼远眺时所见景象,勾勒出原野壮阔、河山雄奇的气势,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 霓裳羽衣舞歌

    【介绍】:白居易作。即《霓裳羽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