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采莲曲

采莲曲

【介绍】:

①(全)王勃作。《采莲曲》,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江南弄》七曲之一。诗题一作《采莲归》。此诗主要描写一个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其对征夫的深切思念,而在篇末扩大到写一群采莲女“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从而控诉了战争给广大士兵及其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杂用三、五、七言句式,语言活泼,音节谐婉,富有民歌气息。②(全)崔国辅作。写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及青年男女天真活泼,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曰:“前二句,极妍铄。后二句,莲浦相逢,乍惊美艳,仙侣并舟,低回不去,有目逆而送之意。折芳馨以相赠,托微波以通辞。作者含意未伸,语殊蕴藉。”③(全)李白作。王琦注云:“《采莲曲》起于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李太白全集》卷四)此诗当是太白年轻时,东游吴越时所作。诗写一群青春洋溢的采莲女在劳动中欢声笑语,风情万种,使过路的行客徘徊顾盼,留连忘返,表达出诗人对她们的热情赞美。王夫之云:“卸开一步,取情为景,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形迹矣。”(《唐诗评选》卷一)《唐宋诗醇》卷三也赞道:“绮而不艳,此自关乎天分。王安石云: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于此亦可见之。”④(全)李康成作。此诗描写江南水乡劳动妇女采莲活动的场景。采莲少女们的红袖翠钿,隐现出没于青荷碧水之间,如在画中。清新的语言、活泼的句式,均与诗中的欢快氛围极为协调。结句“各回船,两摇手”,似写男女情事,然却故意闪烁其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女那种既热烈又矜持,欲露还藏、捉摸不定的微妙感情。吴瑞荣评曰:“结语尤见‘发乎情,止乎礼义’遗意,自是盛唐高处。”(《唐诗笺要》后集卷八附词)吴山民曰:“以繁声急节,写艳语密情,却简得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⑤(全)刘方平作。此诗以简括洗炼的笔墨,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一个美丽可爱、朴实勤劳的采莲少女形象。语言朴素自然,情景浑然一体。清乔忆评云:“愈俚愈妙,六朝小乐府之遗。”(《大历诗略》卷六)⑥张籍作。诗描写江南女子采莲情形。以采莲女子的活动为线,写远景,写近景;写其衣饰,写其歌笑。笔触灵活,收放自如,轻盈明快。⑦(全)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至长庆二年(822)间。诗以欢快笔调,描写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神态逼真,富有情趣,生活气息浓郁,活泼清新,是上乘佳作。

猜你喜欢

  • 孙叔向

    【介绍】:德宗时人,《全唐诗》收诗3首。

  • 李適之

    【生卒】:?—747【介绍】:唐代文学家。一名昌。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中宗神龙初,擢拜左卫郎将。玄宗开元中,累迁湖州别驾、通州刺史。按察使韩朝宗称其贤能,荐擢秦州都督。后为河南

  • 彦悰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悰,一作琮,误。太宗贞观末年,至长安求法,为京兆大慈恩寺沙门,玄奘弟子。慧敏能文,为众所推奖。同门慧立撰《慈恩三藏行传》,未成而殁,彦悰为之整理笺注,于武后垂拱四

  • 商陵

    指商陵牧子。相传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其改娶他妇,其妻闻之,半夜倚门户而悲叹。商陵牧子也极其伤悲,于是作《别鹤操》,表达了自己感伤与妻子离别的悲哀。见晋崔豹《古今注·音乐》。后用为咏离别之典

  • 钓矶文集

    诗赋集。五代徐寅撰。《崇文总目》卷五著录《探龙集》一卷、《赋》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文史类”著录《雅道机要》二卷。南宋建炎三年(1129)徐寅后裔得诗二百五十余首,编为诗集八卷。元延祐中,徐玩

  • 崔致远

    【生卒】:857—928?【介绍】:字海夫,号孤云,新罗庆州沙梁部人。年十二入唐求学。在长安学习六年。乾符元年(874)进士及第。任宣州溧水尉。又入高骈幕府任都统巡官。光启元年(885)归新罗后,拜侍

  • 阿阁

    四面有檐霤的楼阁。王绩《古意六首》之六:“自有来巢时,明年阿阁上。”

  •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介绍】:王昌龄作。崔少府,即崔国辅,时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尉。少府,即为县尉的别称。孟浩然于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730—733)漫游吴越时,作有《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少府》等诗,王诗亦当作于此时。这是

  • 武瓘

    【介绍】:贵池(今属安徽)人。咸通四年(863)进士。工诗,应进士试时,曾以《感事》诗为座主所赏,遂放及第。《全唐诗》存诗3首。

  • 杜诗七言律注例

    清张笃行撰。见《杜律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