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凋零;凄凉。李百药《登叶县故城谒沈诸梁庙》:“烟霞共掩映,林野俱萧瑟。”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②稀疏。唐扶《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萧瑟两鬓吾能髡,逢迎
见“青囊书”。
西汉成安人。徙睢阳。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因捍吴兵于东界而名显,武帝时累迁御史大夫。后因善举廉士而受称慕。后因以“韩安国”喻善于举荐贤才之人。亦省作“韩安”。刘禹锡《赠同年陈长史员外》:“推贤有愧韩安国,
【介绍】:见郑澣。
【介绍】:白居易作于大和三年(829)居长安时。这是一首写绣罗襦女子心思的七言律诗。作者以第一人称代绣妇立言,通过手中的针线,表达心中的相思,虽然未挑明相思的对象,但读者透过“自觉逢春饶怅望”等暗示,
喻科举中第。和凝《小重山》词:“正是神京烂漫时,群仙初折得,郤诜枝。”参见“郤诜”。
【介绍】:唐求《舟行夜泊夔州》诗句。上句写夜深静寂更衬月光明朗,下句述水寺钟声更衬秋夜之寒。诗写夜泊夔州秋景,表达了漂泊孤苦的感受。
【介绍】:郑遨作。揭露豪家富贵奢侈糜烂生活,对其不劳而获表示了不满。诗运用典型细节表现畸形社会的矛盾,形象而深刻。清马位《秋窗随笔》云:“此等诗读之,令人知衣食艰难,有关风化,得《三百篇》遗意焉。”说
见“鸱夷子”。
①乱貌。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②忙乱。元稹《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