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句。斫却,砍掉。月中桂,传说月中有桂树。《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二句隐喻平定
清刘邦彦重订。邦彦,约清康熙年间人。《唐诗归折衷》,四卷。刘氏在钟惺、谭元春原选、唐汝询原批《唐诗归》的基础上重加选录校订,以成此书。录存唐人107家诗305首,诗下既保留钟、谭两家评语,又附录唐氏、
清赵星海撰。此书为稿本,未刊行,亦未见公私著录。赵氏生活于清代道光、咸丰、同治间。观是书“凡例”,可知原稿系按诗体分为六卷。大致如浦起龙之《读杜心解》,但又将杜诗分为甲乙两集,“择其中尤精者,订为甲集
【介绍】:李商隐作于大中七年(853)梓州幕时。诗人长期游宦在外,长安家中昔日备受宠爱的骄儿,如今失去母爱,寄人篱下,诗人的复杂心情可以想见。中二联点出诗人最为系念的几个方面,末联营造的黯然神伤的气氛
喻指险途。语出《庄子·达生》:“夫畏途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有名皆畏途,无事乃真筌。”
【生卒】:645?—708【介绍】:字必简,行五。郡望京兆(今陕西西安),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洛州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为大诗人杜甫祖父。咸亨元年(670)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圣历元年(6
《诗·小雅·常棣》是一篇申述兄弟应互相友爱的诗作,后因以“棠棣”喻指兄弟。张九龄《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序宴集》:“棠棣有余兴,乌衣有旧游。”
即鸿雁。语本《礼记·月令》:“鸿雁来宾。”刘商《胡笳十八拍·第九拍》:“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介绍】:刘禹锡《和仆射牛相公春日闲坐见怀》颈联。二句是说,人看芍药,只欣赏它鲜艳的颜色,而作者却想到它的调和之性;莺到杨树之上,不惜叫出清脆的声音。艺术上用反衬烘托法,以芍药之红艳与莺啼之动人反衬闲
战国时苏秦得周书《阴符》,揣摩一年,认为可以此游说君主。见《史记·苏秦列传》。后比喻图谋出仕。张九龄《咏史》:“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