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介绍】:

杜甫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时安禄山已在渔阳起兵叛唐,但消息尚未传至长安,杜甫由长安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子,沿途所见所闻所感,已预感到大乱将至,忧心忡忡,遂作此诗。全诗分三大段,自开头到“放歌破愁绝”为第一大段,写自己拯世济民之抱负;从“岁暮百草零”到“惆怅难再述”,为第二大段,写途中所见所闻;从“北辕就泾渭”到结尾为第三大段,主要写至家后之景况。“穷年忧黎元”是贯串全诗的中心思想。正因“穷年忧黎元”,才能从“朱门酒肉臭”想到“路有冻死骨”,才能在“幼子饿已卒”的悲惨情景中而“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国忧民无已时,故而“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这是杜甫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可称一代史诗。《唐宋诗醇》卷九评曰:“此与《北征》为集中巨篇,摅郁结,写胸臆,苍苍茫茫,一气流转。其大段有千里一曲之势,而笔笔顿挫,一曲中又有无数波折也。……前述平日之衷曲,后写当前之酸楚,至于中幅,以所经为纲,所见为目,言言深切,字字沉痛,《板》、《荡》之后,未有能及此者。此甫之所以度越千古,而上继三百者乎?”

猜你喜欢

  • 送僧归日东

    【介绍】:钱起作。见《送僧归日本》。

  •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介绍】:卢仝《有所思》末二句。这两句写诗人对“美人”之相思不绝,一觉醒来,梅花夜发,只觉其忽到窗前,便怀疑是自己日夜思念的人来了。诗句晓畅自然,写尽相思心态。

  • 沈叔安

    【介绍】:唐代诗人。吴兴武康(在今浙江德清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官刑部尚书,封吴兴公。高祖武德七年(624),遣使高丽。后为潭州都督,图形凌烟阁。《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沈叔安

  • 巫山峡

    【介绍】:皇甫冉作。诗题一作《巫山高》。诗化用神话传说,极写巫山的高峻雄奇,令人叹为观止。唐高仲武云:“《巫山》诗,终篇奇丽。”(《中兴间气集》卷上)清乔亿亦云:“平正浑逸,无锻琢痕。此种题六朝人最擅

  • 负薪行

    【介绍】:杜甫作。负薪,背柴。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峡中居民,多是妇女伐薪,负于集市出售。《负薪行》与《最能行》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春所写的两首风土诗,堪称“姊妹篇”。这首写的是夔州妇女伐薪、出

  • 惭丁

    指羞于为人老师。丁,指春秋卫献公的车夫公孙丁。尹公佗向庾公差学射,庾公差向公孙丁学射,尹、庾二人追击卫献公,庾公差以公孙丁曾教自己射,不愿射自己的老师,尹公佗欲射卫公,被公孙丁一箭射穿双臂。事见《左传

  • 湘筠

    即湘竹。白居易《酬郑侍御多雨春空过诗三十韵》:“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

  • 人镜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后因以“人镜”指勤于劝谏、纠正对

  • 尧蓂

    传说尧帝宫阶前生的一种瑞草。该草从每月朔日起日生一荚,至月半至,共十五荚。自第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如小月,则馀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后或因以“尧蓂”为计历之典。亦谓岁月、光阴。

  •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介绍】:李贺《赠陈商》诗句。意谓渴盼政治清明,自己得以一展雄才。庸,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