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

【介绍】:

刘长卿作。一作《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九字,或作题注。吴公台,原为刘宋时沈庆之攻竟陵王刘诞所筑弩台,后南朝陈将吴明彻围北齐东广州刺史敬子猷,加以增筑,因称吴公台。在扬州西北蜀冈上,今尚有遗迹可寻。刘长卿大历中曾任转运使判官,驻扬州,诗当作于此时。诗为怀古思乡之作。通过秋日登台远眺所见荒凉萧条景象,抒发了深沉的沧桑兴衰之感。首联点明时、地、照应题目颔联上句近景,下句远景,情景相生;颈联两句,今昔对比,融情于景:昔日战场,今成净地,巨大的反差,不禁引人惆怅之思;尾联二句,切地切事,以浩浩长江衬托惆怅怀古之情,大有往事难再、江流依旧之叹。“独至今”三字,悲慨极深,结得有力,令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 欲知

    料想。王维《秋夜独坐》:“欲知除老病,惟有学长生。”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 太液黄鹤

    见“太液黄鹄”。

  • 鱼龙爵马

    南朝宋鲍照曾作《芜城赋》抒写对广陵故城荒芜的感慨,其中有“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之语。后因以“鱼龙爵马”为感叹盛衰今昔之典。韦庄《杂感》:“鱼龙爵马皆如梦,风月烟花岂有情。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介绍】: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首二句。已,止。恻恻,悲痛貌。二句谓死别止于吞声饮泣,而生别则生死未卜,时时挂念,悲痛无尽。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痛苦万分的思念之情。因而忧念成梦,引起全诗。

  • 韦武

    【生卒】:752—806【介绍】:唐代散文家。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年十一,以门荫补右千牛。历京兆府参军及高陵、栎阳、万年县尉等,迁太常博士。建中四年(783)授殿中侍御史。贞元元年(785)

  • 中都

    ①指京城。罗隐《严陵滩》:“中都九鼎动英髦,渔钓牛蓑且遁逃。”②县名。即春秋鲁中都邑。汉建为平陆县,属兖州。唐天宝初改为中都县。在今山东汶上附近。李白有《鲁中都东楼醉起作》诗。③鲁定公时,孔子曾为中都

  • 鹿门山

    原名苏岭山,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东南。北临汉水,南接霸王山。峰峦高耸,邃谷幽泉,洞奇石秀,景色佳丽。东汉建武年间,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故称鹿门寺。山亦随寺名,称鹿门山。西晋时曾改寺

  • 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

    【介绍】:李绅《过钟陵》诗句。钟陵,在江西进贤县西北。这两句描写钟陵城外的江上夜景。江郭楚山相对,月色渔火辉映,“千里”、“万家”状出阔大境界。

  • 秦裘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后因以“秦裘”谓仕途不达、处境窘困。骆宾王《宿山庄》:“拾青非汉策,化缁类秦裘。”

  • 清明日宴张道士房

    【介绍】:孟浩然作。见《清明日宴梅道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