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王孟

王孟

指盛唐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宋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王维诗歌尤其具有多样化形态,然王孟并称,以其二者皆擅长山水田园诗歌,诗风清淡闲远,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清郑板桥云:“王、孟诗原有实落不可磨灭处,只因务为修洁,到不得李、杜沉雄。”(《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王维孟浩然的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它和以高適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同为这一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从太宗“贞观之治”到玄宗“开元盛世”,唐王朝蒸蒸日上,国力强盛。此时文士漫游之风大盛,写山水、行旅题材的作品也日渐增多,其中必然会出现不少优美的山水诗篇,为我国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贡献。乡居或隐逸之风也同样盛行,表现乡间生活的诗歌也多了起来。孟浩然、王维长期隐居山林,爱好自然,善写景物,前后又多次漫游或因公外出,饱览各地山川秀色,他们继承了肇始于陶渊明的田园诗,并将之与肇始于谢灵运的山水诗结合起来,发扬光大,遂形成了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孟的山水诗,采用了陶诗的白描手法,注意总的印象和情绪的把握,不刻画不雕琢,浑然而就,意境自呈,为这一诗派的表现艺术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吟谱》言孟诗“冲澹中有壮逸之气”。王诗具有独特的“诗中有画”和“百啭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的诗歌艺术风格。同代人中和王维、孟浩然诗风相近的有储光羲裴迪、祖咏、卢象丘为綦毋潜等。他们形成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孟成就最高,素以王孟并称。但二人诗歌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风格上的差异:“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澹,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瘠之病。”(《麓堂诗话》)若论总的成就,则孟不如王。

猜你喜欢

  • 王忳绣被

    王忳,东汉人,字少林。曾到京城洛阳,遇见一位有病将死的书生,书生以后事相托,并以金十斤相赠。书生死后,王忳用一斤金为其营葬,其余则放在棺下。后王忳回乡为亭长,有无主马奔入亭中而止,并且大风还吹来一床绣

  • 伍唐珪

    【介绍】: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唐末进士。仕途失意,终老山中。《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其诗,《唐诗纪事》卷七一及《全唐诗》所附小传。

  • 丁都护歌

    【介绍】:李白作。见《丁督护歌》。

  • 中国诗苑英华·白居易卷

    龚克昌、彭重光选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19.4万字。本书选白诗112首,每诗后有详注。注者前言简述白居易生平、创作、诗歌主要思想内容及其诗歌理论。书前有王运熙总序,书后附录白文5篇。

  • 忆东山二首

    【介绍】:李白作。东山,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为晋太傅谢安所居之地,一名谢公山。李白一生倾慕谢安,谢安高卧的东山,是他向往的出处和归宿之地。其一将谢安的东山写得花团锦簇,白云明月,一片诗情画意,

  • 根机

    佛教语。犹根性。贾岛《赠胡禅师》:“自是根机钝,非关夏腊深。”参见“根性”。

  • 只么

    犹这么,如此。常达《山居八咏》之三:“一室尘埃外,翛然只么常。”居遁《诗》之二十七:“争如佛是无疑士,端坐无心只么通。”

  • 子午关

    古关隘名。为汉平帝时开辟的关中到汉中的交通要道,因南北走向,故名子午关。杨凝《送客入蜀》:“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 宣远

    南朝宋谢瞻字宣远。谢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曾任琅玡王大司马参军,转主簿,安成相。事见《宋书·谢瞻传》。韩翃《送中兄典邵州》:“他日新诗应见报,还如宣远在安城。”

  • 伍乔

    【介绍】:五代诗人。庐州庐江(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少嗜学,遂至南唐入庐山国学,苦节自励。中主时,应进士举,乔卷虽后呈,主司擢为第一。中主命刻其试卷于石,以为永式。署宣州幕府,自伤不调,寄诗友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