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字用霖,琅邪(今山东临沂)人,郡望太原(今属山西)。昭宗景福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天祐年间避乱入闽,终老是乡。能诗,与贯休友善。《全唐诗》存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生卒】:837?—907?【介绍】:字坦之,河南中都(今河南沁阳)人。出身贫苦,奋起草泽,备尝艰辛。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进士第,适值兵荒马乱,且无人援引,久滞长安。后授华阴县尉,仕途亦不得意。
当地的主人;东道主。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向非刘颢为地主,懒回鞭辔成高宴。”
【介绍】: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之末章,是组诗的总结性诗篇。此诗认为采诗可导人言、达人情,上下流通天下太平。自从采诗制度崩坏,君王只能听到赞美悦意之词,根本不知民间疾苦,致使“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
即羲皇人。李白《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
【介绍】:《全唐诗外编》误作吉益。建中、贞元间在世。幽州节度都巡使王潜之子。《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见“绕指柔”。
指西汉夏侯婴。据《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载,夏侯婴与汉高祖刘邦同乡,辅助刘邦起事,以军功封滕公,后官太仆,封阳平侯。相传夏侯婴曾出京城东门外,其马停止不前,以蹄刨地,掘地得石椁,上书“佳城郁郁,三千年见
【生卒】:743—800【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李。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原籍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李邕孙。至德元年(756),出家于鄂州开元寺。曾作诗一首,思致高拔,受刘长卿嗟赏,遂热心于赋咏
指风。杜甫《游龙门奉先寺》:“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