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花钿。古代妇女首饰。杜甫《琴台》:“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文集。唐南卓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南卓文》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南卓集》一卷。其后未见著录刊行,当已亡佚。
即五马渡江。韩愈《桃源图》:“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参见“五马渡江”。
【介绍】:见柳珪。
①摘下刀剑。比喻天下太平,弃武修文。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解巾佐幕府,脱剑升明堂。”②指春秋吴公子季札将剑挂在徐君墓前树枝之事。后或用为悼亡之典。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二:“
明毛晋编。有明天启、崇祯间毛氏汲古阁《诗词杂俎》本、明末毛氏绿君亭刻本、清木松堂据毛氏汲古阁本重刻本、民国上海医学书局据汲古阁刻本影印本。是书录唐王建、后蜀花蕊夫人、宋王珪宫词各1卷,每卷七言绝句10
【介绍】: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早年隐居于九华山,又曾与许棠共隐于庐山。咸通中应举,不趋时俗,太子少师郑薰召为门下客。十一年(870)与许棠等应京兆府试,赋《月中桂》诗
犹一阵。王梵志《来如尘蹔起》:“来如尘蹔起,去如一队风。”
【介绍】:张祜《题上饶亭》诗句。这两句描写上饶亭周围的秋日美景。“早霜”、“新雨”写出天气的清凉,“红叶”、“碧潭”的鲜明色彩因“静”、“深”二字的修饰,也透露出淡淡寒意。如此秋景正是诗人清愁满腹的写
即曹娥碑。因碑阴题“黄绢幼妇,外孙䪡臼”八字,故名。杜甫《偶题》:“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参见“黄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