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丙吉问牛”。
【生卒】:?~834【介绍】:原名偘,行二十一。祖籍濮阳(今属河南),后家迁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元和二年(807)进士,三年因事流配永州,与柳宗元友善。长庆初,主管北边盐务。大和元年(827),入为
渡口名。在洞庭湖畔。武元衡《鄂渚送友》:“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
【介绍】:刘禹锡大和七年(833)作。诗借中秋赏月以表现情志。初读之,八句皆为写景,是说在月光之下,万物都变得洁净无尘,以至于使人间也似乎变成了玉京。细味之,作者尽力创造的这种清丽高洁、令人神往的境界
【介绍】:见韩昭裔。
文集。唐欧阳衮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欧阳衮集》二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为一卷。其后未见著录。清龚贤辑《中晚唐诗纪》录《晚唐欧阳衮诗》一卷。
【介绍】:一作《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岑参作。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时收复长安不久,唐王朝表面上又恢复了太平景象,岑参在朝任右补阙。中书舍人贾至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岑参、王维、杜甫
《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后因以“芝兰室”谓受到贤人的教化或好环境的影响。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忝游芝兰室,还对桃李阴。”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上。陵墓东西两侧高峰突兀,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显陵山主峰之险峻。始建于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时,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病逝止,历时13年。陵
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西隆中山东。三国时诸葛亮隐居此处,躬耕苦读。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就当初时局,提出统一全国之建议谋略,即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曾受封武乡侯,其故居晋代即有碑铭记述,唐代建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