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甫冉及其弟皇甫曾的合称。二人有诗名于中唐前期,时人比之为晋诗人张载、张协兄弟。其诗,论者多谓兄不及弟。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谓:“两皇甫殊胜二包,虽取境不远,而神幽韵洁,有凉月疏风、残蝉新雁之
飘摇;浮荡。陆敬《七夕咏成篇》:“凤驾鸣鸾启阊阖,霓裳遥裔指天津。”辛常伯《军中行路难》:“阁道岧峣起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
总集。周绍良编。本书根据编者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所能获见的国内外公私收藏的敦煌变文抄本,首次汇辑成编,其中收入敷衍佛经神变故事和历史传说的俗讲底本(包括押座文、缘起、词文)共三十七篇。类似变文的俗赋和话
指凡俗之物和珍贵之物。骊珠,产自骊龙身上的宝珠。王铤《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同“著鞭”。高适《独孤判官部送兵》:“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参见“著鞭”。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因以“同文”指统一天下法令文教。褚遂良《春日侍宴望海应诏》:“同文渐边服,入塞伫歌倡。”
李嘉祐有《送韦邕少府归钟山》诗,题下原注曰:“一本题作《送韦山人归钟山别业》。”据此知别业在钟山(今江苏南京市东)。
诗集。五代吕从庆撰。此集一卷,录诗四十五首,历代史志书目未见著录,清乾隆五年(1740)由从庆裔孙吕积祚刊行,著录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撰者谓此书“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传于世,论者
桐乡,古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北。春秋时为桐国,汉代改桐乡。汉代朱邑年轻时为桐乡啬夫,待民亲善,深为老百姓所敬爱,后官大司农,临死,嘱咐儿子将他葬于桐乡。见《汉书·朱邑传》。后因以“桐乡爱”为咏官吏有
干木,指战国魏贤人段干木。干木居魏,魏文侯乘车过其里巷,必伏轼表示敬意。这使百姓高兴,秦不敢来攻。见《吕氏春秋·期贤》。后用作礼贤下士之典。费冠卿《酬范中丞见》:“战国方须礼干木,康时何必重侯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