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证选

杜诗证选

李详著。李详,字审言,江苏扬州兴化县人,为清末民初文学家,是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尤精于选学。《杜诗证选》一卷,早有《国粹学报》印本,后有自定稿本。后经其子李稚甫编校,作为《文选学著述五种》之一,收入《李审言文集》中,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李详另有《韩诗证选》一卷。李稚甫在《二研堂全集叙录》中云:“二书取杜韩集中,单词片典,遍加钩稽,得其来历,使知文家如杜韩,隶事之醇雅,盖无一不出于选。”该书录杜诗168题,于其中有关诗句皆一一注明在《文选》中出处,真所谓“无一字无来历”也。

猜你喜欢

  • 峨眉老

    本指春秋时陆通,即楚狂接舆。传说他游诸名山,在峨眉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乃去。见汉刘向《列仙传·陆通》。后借指隐士或世外高人。杜甫《漫成二首》之二:“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 光焰万丈

    形容极其辉煌灿烂。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介绍】:刘叉作。姚秀才,即姚合,有《赠刘叉》诗。诗人赠剑姚秀才,嘱他不应以此剑报个人细怨。借题发挥,篇制短小而涵意深永。

  • 朱提

    (shū 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昭通县。其境内有山,盛产白银,世称朱提银。故亦用作银的代称。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我有双饮盏,其银得朱提。”

  • 新文赋

    赋体名。是伴随唐代古文运动产生的一种赋。明徐师曾《文体明辨》称为“文赋”。然屈原《卜居》、《渔父》,宋玉《高唐》、《风》诸赋至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诸赋,都以散文结构和气势写作,应称

  • 唐诗鉴赏辞典

    ①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撰写,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出版,以后多次印刷,流布极广。此书收录唐代196位诗人的1105篇诗作,约请当代126位学者对这些唐诗撰写了赏析文章。书

  • 何涓

    【介绍】:唐代辞赋家。湘南(今湖南南部)人,一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卒年不详。少游国学,咸通中有赋名。所作《潇湘赋》天下传写。与潘纬齐名,时人称:“潘纬十年吟《古镜》,何涓一夜赋《潇湘》。”该赋残

  • 谢观

    【生卒】:793—865【介绍】:唐代辞赋家。字梦锡。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幼好学能文。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初官曹州冤句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充魏博节度判官。咸通三年(862)授慈州刺史。五

  • 白知退

    【介绍】:见白行简。

  • 黄子稜

    【介绍】:字元威,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末入闽仕王审知父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建阳东观山。《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