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甫墓

杜甫墓

有多处。在河南省偃师市西首阳山下杜楼村有一处。墓为青砖所砌,八角形。墓北有其远祖杜预墓。墓前有石榴一株,墓门书“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于潭州至岳阳的湘江舟中,于当地藁葬。因杜甫有生不能与远祖杜预齐名,死定与其并葬之遗嘱,其孙嗣业于其死后43年,将其遗骨迁至偃师杜楼。据县志载,墓在清初已被村民平为麦地。乾隆十一年(1746),偃师县令朱续志为其造茔树碑,并重修杜甫祠。乾隆五十五年(1790),河南尹张松孙,偃师县知县汤毓倬又重修扩建了杜甫墓。其二在河南省巩义市西北康店镇康店村邙山岭上。墓冢直径十米许,冢前立有两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南参政杜漺立,有碑文,题曰“巩县杜少陵先生墓碑记”,碑文叙述其访墓、祭墓、捐俸为杜甫修墓葺祠及设飨奉祀情况。一通为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巩县知事陈龙章立,正中童钰楷书“唐杜少陵先生之墓”。杜甫墓东依次排列两小墓冢,乃杜甫长子宗文、次子宗武墓。1991年,又在原杜甫墓基础上,扩建为杜甫陵园,内立杜甫石像及当代书法石刻多宗。其三在今湖南省耒阳城北原杜陵书院内(今耒阳第一中学)。墓为圆土堆,直径二米许。墓前立石碑,刻有“有唐工部杜公之墓”,为衣冠冢。此墓唐时有人吟咏,南宋景定四年(1263)重修。其四在今湖南省平江县(唐时为昌江县治)城南三十里之小田村。坟为馒头形,墓围高一米,直径约八米,一室二耳,均为楔形砖砌成。附近多杜姓世居。墓碑上题“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其五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三公里之岘山脚下。杜甫祖籍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东北)。杜甫于大历五年(770)客死湖南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后其孙嗣业运送遗骸至河南安葬,途经襄阳时留下衣冠,起冢葬于此地。现墓冢尚存,石碑已佚,现有墓碑为当地文物部门重立。

猜你喜欢

  •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介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六诗句。四句写战士在疆场奋勇杀敌的情景,斗志高昂,信心百倍。兵气,一作“杀气”。天上合,杀气冲天之谓也。陇底,陇山之谷。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敌之意。净妖氛,扫清敌患,平

  • 张昭

    【生卒】:894—972【介绍】:五代文学家。本名昭远,字潜夫。濮州范县(今属河南)人。后唐时,为翰林学士、左补阙,累官御史中丞。后晋天福二年(937)迁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历兵部、吏部侍郎。八年(

  • 秦中明

    【介绍】:见秦韬玉。

  • 长剑归来

    见“长铗归来”。

  • 鸡竿

    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许浑《正元》:“高揭鸡竿辟地阍,祥风微暖瑞云屯。”

  • 梅妆

    相传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在额上,挥之不去。宫女们都学着把梅花贴在额上,后来就成为妇女的一种妆饰,称“梅花妆”。后因以“梅妆”指女子的妆饰。亦用以指梅花。罗虬《比红儿诗》之

  • 哀怨

    哀伤怨恨。李白《古风》之一:“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 苏属国

    指苏武。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归国后拜典属国。见《汉书·苏武传》。皎然《武源行赠丘卿岑》:“灞亭不重李将军,汉爵犹轻苏属国。”

  • 慈恩寺

    即大慈恩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寺始建于隋代,原名无漏寺。贞观时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改建为大慈恩寺。寺内壁画为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吴道子所画。寺庙建成后,玄奘即由弘福寺迁来,

  • 欧阳膑

    【介绍】:一作欧阳宾。灵川(今属广西)人。《全唐诗》存其《訾家洲》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