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汉代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汉唐蒙通夜郎,征巴蜀吏卒,并以军法诛其首领,巴蜀大恐慌。汉武帝为安抚百姓,派蜀人司马相如前往,相如作《喻巴蜀檄》,宣示唐蒙之举非朝廷之义,蜀中遂安。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东晋谢安晚年出镇广陵,曾途经西州城(今江苏南京市)门,自叹平生隐逸山水之志不遂,仕宦劳累,已到死亡之年,不久果然死于任上。他外甥羊昙自幼受谢安宠爱,谢安死后,羊昙辍乐弥年,再不从西州城门而过。有一次羊
汉末建安时期文学家曹植和王粲的并称。刘禹锡《武昌老人说笛歌》:“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①边走边歌;行吟。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②拉手而歌,以脚踏地为节拍。储光羲《蔷薇》:“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气逐人归。”
【介绍】:李又《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诗句。二句写登上骊山山顶时的所见所感。向西望,京城长安的宫殿在烟雾缭绕中依稀可见,显得很近;向东看,潼关天险和黄河河防应在重重云雾外紧相连接。出句写近,对句写远
【生卒】:?—900前【介绍】:唐代词人。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中唐古文家皇甫湜之子,或曰牛僧孺表甥。苦心文华,厄于一第。昭宗光化三年(900)十二月,经韦庄奏请,方追赐进士及
孙叔,指战国楚相孙叔敖。曾三次被罢相而复任相,而没有喜怒之意。鲁宣公十二年晋楚战于邺,孙叔敖主张不战;而楚王宠臣伍参主战,并说“孙叔无谋”。见《左传·宣公十二年》。张说《南中送北使二首》之二:“廉颇诚
【介绍】:代宗时僧人,住洛阳慧林寺。率性疏简,好治生业,时人称为空门猗顿。与李源为忘形之友。《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其《竹枝词》2首,传为其转生牧童后所唱。
【介绍】:名不详。约唐末人,弃官隐于吴塘山。乾宁三年(896)曾作五绝一首。《全唐诗》收录此诗。
比喻人急切奋进的精神面貌。杜牧《池州送孟迟先辈》:“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参见“夸父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