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

詹锳主编,葛景春、刘崇德、詹福瑞等人撰写。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精装八册。此书以宋蜀本为底本,所校勘的李集版本有16种,参校的总集和选集有17种。每首诗(文)有题解、校记、注释、集评、备考五部分。“题解”解释题义,说明写作背景,撰写时地,及对全篇诗文主要内容作出提示。“注释”除注释难解之词句和典故外,主要篇章征引古人的串讲。所注引的资料,均都一一核对原书,注明篇名或卷数。对前人注释有价值的都尽量征引。“集评”部分,对前人精当的评语尽加收集,以供研李诗者参考。“备考”部分则收录古今中外对李白研究的成果或不同意见,以便读者深入探讨。书后附有《版本源流考》。此书不论是在校勘上或是在注释、汇解上都大大地超过了王注,吸收了古今中外的李白研究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白研究的新成果,是一部李白研究集大成式的著作。

猜你喜欢

  •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介绍】: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首二句。已,止。恻恻,悲痛貌。二句谓死别止于吞声饮泣,而生别则生死未卜,时时挂念,悲痛无尽。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痛苦万分的思念之情。因而忧念成梦,引起全诗。

  • 度荆门望楚

    【介绍】:陈子昂作。陈子昂所作律诗较少,但此诗堪称初唐律中佳作。本诗描绘了作者初次离蜀所见巴楚山川的壮丽景色,笔调流畅,气韵雄奇,峻整遒劲,无一懈笔。对仗十分工稳,除尾联外,前三联都为对句。方回《瀛奎

  • 炎帝

    ①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或认为炎帝即神农氏。刘禹锡《西山兰若试新茶》:“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录那知味。”②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黎逢《夏首犹清和》:“祝

  • 带索

    以绳索作衣带。形容寒苦清贫,语出《列子·天瑞》:“孔子游于太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白居易《北窗三友》:“或乏担石储,或穿带索衣。”

  • 张华识

    晋人张华好奖掖后人,凡有才德者,不论其贫富贵贱,皆加以推举。后因以“张华识”谓知人识才之典。钱起《长安落第作》:“不遇张华识,空悲宁戚歌。”参见“张华”。

  • 张文恭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太宗贞观时人。曾预修《晋书》。《全唐诗》存诗二首。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二》。

  • 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

    【介绍】:来鹄《鄂渚清明日与乡友登头陀山》颔联。风吹花落,传来几声凄厉笛声;芳草烟景之中,不少人在祭奠逝者。诗用落花、笛声、芳草等凄艳之景,突出清明时节生者祭逝者之气氛,情景交融,意余言外。

  • 李翰前集

    文集。唐李翰撰。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谓李翰以所作三十卷为前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翰前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李翰集》一卷。其集当已亡佚。《全唐文》存文十三篇。

  • 裴济

    【介绍】:字方舟,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大历时任湖州从事,曾与皎然等人联唱。《全唐诗》存其所预联句诗1首。

  •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介绍】: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湜》诗句。枉辱,犹言“屈承”,谦辞。犯君眼,承蒙您看重。排引,提携,引荐。絙,应作“縆”,粗绳索。谓刚遇到了看重自己的人(指皇甫湜),想不到这种援引的绳索却断了,使自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