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隐居避世以防声名为世人所知。据《后汉书·法真传》载:东汉法真有德才,恬静寡欲,朝廷屡次征辟,皆逃隐不仕,虽欲逃名,而其声名远播天下。后因以“逃名”为称美高隐之士的典故。孟郊《寄张籍》:“君其隐壮怀,
《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后因以用作皇帝葬礼的典故。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桥山同轨会,轩后葬衣冠。”
海鸟名。相传有鶢鶋为避风而栖息于鲁国城东门之外,臧文仲派国人把它作为神来祭祀,鶢鶋不堪其扰,三日而死,。事见《国语·鲁语上》。后因以“鶢鶋”美称清高之士。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形容非常空虚渺茫,不可捉摸。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南纪。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生卒年不详。唐宗室之子。韩愈婿。少师愈。元和七年(812)进士及第。累为使府从事。长庆四年(824),迁左拾遗。以敬宗奢靡,多所直谏和补救
【介绍】:见林披。
①指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他曾以骠骑将军出击匈奴,屡立战功,故称。亦借指功大位高的边将。李益《上黄堆烽》:“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参见“霍嫖姚”。②指西汉权臣霍光。他于武帝时任大将军,
【介绍】:唐代诗人。华阴(今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颇有辞学。太宗贞观中,任郓州刺史。后为都水使者,封弘农公。《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杨续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安德山
清陆昆曾著。昆曾,字圃玉,华亭(今属上海)人。原书刊于雍正四年(1726),刻印俱佳,但流传极罕,上海书店1985年据之影印。该书不分卷,书首附录诸家诗评及《旧唐书》本传。陆氏认为李商隐长于七律,“直
蘧玉,指蘧伯玉。《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后因以“蘧玉知非”指人善于改正自己的过错。杨巨源《和令狐郎中》:“自禀道情龆齓异,不同蘧玉学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