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敦煌歌辞

敦煌歌辞

诗体名。敦煌遗书内保存着大量流传于西北地区的民间曲辞,曾被整理者称之为“敦煌曲子词”、“敦煌曲”、“俗曲”、“小曲”或“词”,名目繁多,称谓不一,且容易与后代词曲的概念相混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和误解,任半塘主张把敦煌遗书内的“曲子词”之类的作品统称为“敦煌歌辞”。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乐府歌辞十二类,其中有六类明确定为“歌辞”,敦煌遗书所藏唐五代的曲子词之类作品,同《乐府诗集》所称“歌辞”在格调、体式上有很多相近相似之处,故而才有“敦煌歌辞”之一体。目前已发现和整理的包括专集《云谣集杂曲子》和散见于一百五十多种唐人抄本的敦煌歌辞,总数已达一千三百余首,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敦煌歌辞的创作时代不可详考,只能依据敦煌藏经洞的历史推测这些歌辞大约创作于唐五代时期,有些可能是盛唐时期的作品。敦煌歌辞绝大多数不知其作者,仅少数留有作者姓名,而这些作者大多是中原作家。就保存下来的敦煌歌辞来看,这些作品大都源自民间,内容丰富,能够比较真切地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在艺术上,敦煌歌辞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抒情的作品,缠绵坦率,幽思洋溢;一般的作品,信口信手,出语自然”(阴法鲁《敦煌曲子词集序》)。歌辞作者还比较注意运用浪漫化表现手法,想象优美,构思奇巧,造意新颖,比喻贴切自然,夸张生动有力。佛曲歌辞描绘佛国世界,更是虚幻缥缈,写冥间地狱,益发怪诞不经,也各有特色。敦煌歌辞是由汉魏六朝乐府诗至宋元词曲之间的过渡桥梁,为晚唐五代和两宋词的兴盛繁荣开辟了道路,它的发现也为探溯词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与音乐的关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猜你喜欢

  • 曹宪集

    文集。唐曹宪撰。《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曹宪集》三十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金华山

    在今浙江金华市北。相传上古仙人赤松子在此修道升仙。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又相传晋丹溪人黄初平牧羊金华山中,有道士领至金华山石室,留四十余年不还家。后其兄黄初起寻得之,兄弟共弃家修道,初平改字

  • 下生尊

    指弥勒。亦泛指众佛。成㟧《登圣善寺阁望龙门》:“愿从初地起,长奉下生尊。”

  • 琴台

    ①在四川省成都浣花溪北。相传为汉司马相如弹琴之所。杜甫《野老》:“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又有《琴台》诗。②相传为春秋时单父宰宓子贱弹琴之所。在山东省单县东南。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

  • 杜紫微

    【介绍】:见杜牧。

  • 杜正伦

    【生卒】:?—658【介绍】: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新、旧《唐书》有传。尝仕隋为羽骑尉,后入唐,官至宰相,封襄阳县公。为李义府所排挤,削封邑,贬为横州刺史,卒于任。精释典,善属文,有《百行章》

  • 息夫人

    即息妫。宋之问《息夫人》:“可怜楚破息,肠断息夫人。”参见“息妫”。

  • 王元贶

    晋代人,曾官侍御史。潘尼曾作诗称颂他。见《文选·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后用为咏侍御史之典。韩翃《送蒋员外端公归淮南》:“御史王元贶,郎官顾彦先。”

  • 白雪

    ①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是一首极为高雅的乐曲。李白《古风》之二十一:“郢客吟白雪,遗响飞青天。”②喻指高雅的诗词或诗才。高适《睢阳酬别畅大判官》:“高才擅白雪,逸翰怀青霄。”

  • 王绍宗

    【介绍】:字承烈,行七。郡望琅邪临沂(今属山东),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王勃族翁。少时家贫,嗜学苦读,遍览经史。武后时,徐敬业起兵,慕其高行,遣使征之,称疾固辞。后为大总管李孝逸所荐,武则天召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