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需要。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介绍】:名不详。约唐末人,弃官隐于吴塘山。乾宁三年(896)曾作五绝一首。《全唐诗》收录此诗。
【介绍】:王维作。见《相思》。
无须。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一:“轻小休夸似燕身,生来占断紫宫春,汉皇若遇红儿貌,掌上无因著别人。”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
山头。曹松《岳阳晚泊》:“湖影撼山朵,日阳烧野愁。”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之三:“槛底江流偏称月,檐前山朵最宜秋。”
【介绍】:玄宗时人。其诗曾被收入《玉台后集》。《全唐诗》存诗5首。
见“桃李不言”。
晚唐诗人郑綮的诗歌体式。郑綮排行第五,苦心为诗,好歇后句,故时人称其诗为“郑五歇后体”。《旧唐书·郑綮传》云:“綮善为诗,多侮剧刺时,故落格调,时号‘郑五歇后体’。初去庐江,与郡人别云:‘惟有两行公廨
【介绍】:一作俞坦之。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咸通时寓居长安,累应进士试不第。后还家,落魄终生。有诗名于当世,与郑谷、张乔、许棠等合称“咸通十哲”。与曹松、方干等酬唱颇多。多纪游题咏、赠别之诗。《全唐诗
【介绍】:顾况作。昭应,唐天宝七载(748)废新丰县置昭应县,即今陕西临潼新丰镇。诗以汉武帝、唐玄宗为例,揭露并嘲讽了唐朝统治者迷信神仙、祈求长生的荒唐行为。语言清新蕴藉,音调宛转和谐,节奏轻灵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