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籍王建体

张籍王建体

中唐诗人张籍王建诗歌创作的风格体式。二人友善,皆以乐府有名,且风格相近,故称。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以人而论,则有……张籍王建体(谓乐府之体同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云:“至元、白长篇,张、王乐府,下逮卢、李,流派日卑,道术弥裂矣。”二子诗皆好用七言歌行体,篇短而好换韵,极少一韵到底;好在诗尾两句,配合换韵下重笔,以突出主题,但凭藉人物自白或事实展示,而非主观议论。语言浅切易懂,但精悍凝炼,宋王安石叹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即与元、白相较,张王体亦有独到处。

诗歌风格。中唐诗人张籍王建善于写乐府诗,世称“张王乐府”,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将他们合为“张籍王建体”。自注云:“谓乐府之体同也。”又《诗评》云:“张籍,王建之乐府,吾所深取耳。”他们继承了汉魏乐府“比兴美刺”的优良传统,比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唐时代的现实生活,或袭用旧题,以写时事,或即事名篇,自创新题,委折深婉,曲道人情,既善于汲取民间语言的长处,又注意提炼,因而既通晓易懂,又凝炼精警。

猜你喜欢

  • 杂言诗

    古体诗的一种。每句字数不等,长短句间杂,从一言到十几言,可以随意变化,且格式和用韵也较自由。唐诗中的杂言诗以七言句为主。如李白《蜀道难》。

  • 中晚唐诗选

    选集。清刘云份编。中唐取姚合、周贺、戎昱三家,晚唐取韩偓、唐球、沈亚之、储嗣宗、曹邺、姚鹄、邵谒七家,与《十三唐人诗选》相较,仅少林宽、孟贯、伍乔三家。是书无序、跋、目录、卷数、评点、笺注诸项。江苏省

  • 李翱集

    郝润华校点,胡大浚审订。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为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编《陇右文献丛书》之一。14万字。本书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为底本,参校诸本

  • 陆迅

    【介绍】:唐代诗人。苏州(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大历元年(766),为殿中侍御史。德宗时,官监察御史里行。能诗,与灵一有交往酬和。《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陆迅集》十卷。作品已佚。事迹见《新唐书·

  •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介绍】:杜甫《戏为六绝句》其六诗句。别裁,鉴别,裁汰。伪体,专指形式摹拟而无真实内容的作品。亲,亲近,学习。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与《大雅》、《小雅》。转益多师,谓不拘于一家,多方面向前人学习

  • 伯成耕犁

    伯成,即伯成子高。相传为尧时的诸侯。到禹时,感到世道衰微,便辞去诸侯,隐居耕种。事见《庄子·天地》。后因以“伯成耕犁”咏辞官归隐之事。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舜昔授禹,伯成耕犁。德自此衰,吾将安栖。

  • 李褒

    【介绍】:行十二,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开成元年(836)官起居舍人,历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诸州刺史、礼部尚书、黔南观察使等,晚年居宜兴川石山修道。大中六年(852)尚在世。《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

  • 秣陵子集

    文集。唐来择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秣陵子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著录《秣陵子集》一卷,又《集》三卷。其后未见著录。作品已佚。

  • 闻砧有感

    【介绍】:吕温作。长安秋夜砧声处处,诗人由砧声繁密,想到富家罗纨之多,进而思及天下无数饥寒百姓,不禁怅恨。诗作批判了贫富不均的现实,感情深沉,角度独特。

  • 梁铉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懿宗、僖宗时人。咸通三年(862)李封荣王,广明元年(880)卒。《文苑英华》录梁铉《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梁铉当曾于咸通或乾符年间应进士试。《全唐诗》仅存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