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张九龄

张九龄

【生卒】:678—740

【介绍】:

唐代文学家。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武后长安二年(702),登进士第,任校书郎。玄宗先天元年(712),登道侔伊吕科,升任左拾遗。历仕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开元十八年(730),任桂州都督,充岭南道按察使,加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奸相李林甫忌其力,极力排挤,二十四年(736),九龄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二十八年(740)卒,卒年六十三(新、旧《唐书》本传均作六十八,此据徐浩《张公神道碑》),赠荆州大都督,谥曰文献。九龄工诗能文,其诗格调清新,兴寄深婉,《感遇》十二首,可与陈子昂媲美。胡应麟认为:“张子寿首创清淡之一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诗薮内编》卷二)。著有《张九龄集》二十卷、《千秋金镜录》五卷,《新唐书·艺文志》有著录。今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和《张九龄集》六卷(此为诗集)传世。《全唐诗》编诗三卷,《全唐诗补编》补四首;《全唐文》编文十一卷。刘斯翰有《曲江集》校注。事迹见唐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近年韶关出土之《张九龄墓志》,新、旧《唐书》本传。何格恩、杨承祖、李世亮各撰年谱。

【生卒】:678~740

【介绍】:

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故世称张曲江。郡望范阳。长安二年(702)进士。历官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洪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为奸相李林甫所忌,二十四年以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坐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二十八年病卒,年六十三,谥文献。新、旧《唐书》有传。九龄为唐名相,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深谋有远识。又工诗能文,为盛唐前期重要诗人,尤擅五言古诗。其写景抒情诸作,以和雅清淡为宗,实开王孟一派。《全唐诗》存诗3卷。有《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传世。

猜你喜欢

  • 不奈何

    无可奈何。白居易《惜落花赠崔二十四》:“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

  •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介绍】:李白《梁园吟》诗句。二句表达了诗人欲待时而起,报国济民的宏伟意愿。济苍生,语出《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戏曰:‘卿屡

  • 赠汪伦

    【介绍】:李白作。汪伦,李白友人,前人皆以为他是普通的村民。宋人杨齐贤云:“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分类补注李太白诗》)明人唐汝询亦蹈其说:“伦,一村人耳,何

  • 实叉难陀

    【生卒】:652—710【介绍】:唐代高僧。又译作施乞叉难陀。意为学喜。西域于阗(今新疆和田)人。善大小乘,旁通异学。证圣元年(695)奉诏于东都大遍空寺,与菩提流志、义净等译《华严经》,圣历二年(6

  •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介绍】:李益作。见《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 宿草风悲夜,荒村月吊人

    【介绍】:储嗣宗《经故人旧居》诗颈联。宿草,隔年的野草。吊,慰问。这两句诗描绘了故人旧居凄凉萧瑟的景况。荒宅野草丛生,夜风悲鸣,只有明月慰人,其悲伤之情,怀友之意尽在此景中。

  • 题剑

    东汉章帝刘烜为宠荣尚书令韩棱、仆射郅寿、尚书陈宠三人,分赐三人宝剑,并在剑上按各人的性格和操守题字以激励他们。见《后汉书·韩棱传》。后因以“题剑”为咏尚书等官员受到帝王宠信之典。高适《信安王幕府诗》:

  • 法曲

    一种古代乐曲。源自西域音乐,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后与汉族的清商乐融合而成,唐朝发展到极盛阶段。《霓裳羽衣》即是著名法曲之一。王建《旧宫人》:“霓裳法曲浑抛却,独自花间扫玉阶。”

  • 跳踉

    (—liáng)跳跃;跨跃。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趁昆仑。”

  • 可堪

    哪堪,怎堪。李郢《早秋书怀》:“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