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常建

常建

【介绍】:

生卒、里籍、字号均不详。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官盱眙(今属江苏)尉。后隐居鄂渚西山(今湖北鄂城西)。与王昌龄有交往。建诗颇为时人推重,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首列其诗,并称赞“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卷上)建诗多写田园风光、山林逸趣,意境恬淡清迥,语言洗炼自然风格质朴清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作家。今存诗50余首,《全唐诗》编为1卷。有《常建集》。

【介绍】:

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天宝八载(749)以前,曾任盱眙尉,后去职,隐于鄂渚。王昌龄、张偾贬官龙标时,常建有《鄂渚招王昌龄张偾》诗,寓招隐之意。建仕宦不得意,创作却受时人推重,被称为“当时之秀”(顾况储光羲集序》)。殷璠编《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评曰:“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并对常建“高才无贵位”、“沦为一尉”的遭遇,深表惋惜。其代表作《题破山寺后禅院》,极受欧阳修赏识,云:“吾尝喜诵常建诗云‘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矣。”(《题青州山斋》)《常建诗》一卷,《新唐书·艺文志四》有著录。《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文》存文二篇。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校笺》卷二。程亦军有文考常建籍贯。

猜你喜欢

  • 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书相问因以赠之时七夕

    【介绍】:李嘉祐作。京口,今江苏镇江。这是一首赠诗,回答友人的询问。嘉祐为避战乱移家入舟,满目凋弊,寂寥无人,诗人遂向友人描摩了乱离的惨状。

  • 夏方庆

    【介绍】:贞元十年(794)进士。与陈羽有交往。《全唐诗》存诗1首。

  • 读杜札记

    郭曾炘撰。此书为郭氏遗著。其平生笃嗜杜诗,心得尤多,该编即其读杜所作之随笔札记。于宋元以来如蔡梦弼、刘辰翁、王嗣奭、钱谦益、朱鹤龄、顾宸、仇兆鳌、浦起龙等评注的异同得失,从史实、诗意、字义等方面辨析订

  • 侵星

    拂晓。此时尚有晨星,故云。杜甫《驱竖子摘苍耳》:“侵星驱之去,烂漫任远适。”

  •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介绍】:李贺《天上谣》末二句。羲和,指神话中给太阳驾车之神,此代指太阳;海尘,即沧海变为桑田之意。这两句形象地表现人世岁月流逝迅速,自然景物变化巨大。钱钟书谓此二句曰:“其(指李贺)于光阴之速,年命

  • 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

    【介绍】: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诗句。二句写香山寺清幽的环境给人的感受。沙上皓月,目遇之而愈明,松下清风,心感之而愈闲,情与境谐,恬淡清净。

  • 花源

    “桃花源”的省称。后亦泛指隐居胜境或欢聚之所。钱起《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参见“桃花源”。

  •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介绍】:戎昱《咏史》诗句。批判唐朝将国家安危系于女子的和亲政策。明陆时雍誉为“议论之佳者”(《诗镜总论》)。

  • 初唐四杰

    指唐高宗至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已将四子并称。《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

  • 山水田园诗派选集

    王新霞选注。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13万字,为廖仲安主编《唐宋诗词流派选集丛书》之一种。本书共选注唐代19位诗人的140余首诗,重点选录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等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