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800~849【介绍】:字涣思,河间(今属河北)人。太和三年(829)进士。历官太子校书郎、协律郎、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处、歙二州刺史等职,以能治见称。善诗文,与杜牧、许浑多有唱和。《全唐
北斗和天河。沈佺期《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初闻衡汉来,移注斗城隈。”
选集。清查克弘、凌绍乾选,杨兆麟校。二十六卷。是书专选晚唐人诗,从胡震亨《唐音戊签》刊削而成。卷端有查、凌、杨序文各一。其实三氏均极推重晚唐诗,或与当时浙中诗风相关。是书有作家小传,无评注笺释圈点,偶
清花豫楼主人辑。四卷。专选唐太宗以下496家五言六韵长律近1400首。无笺注,偶有评语,皆诗法之类。有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康熙五十四年(1715)花豫搂刻本。
【介绍】:见韩翃。
【介绍】:张祜作。金陵渡,在今江苏镇江附近。此诗写于诗人游历江南时。诗专意写景,而景中含情,“一宿行人自可愁”即是。诗写淡淡轻愁,起于无形。而斜月映江,远处灯火稀疏,在这寂静美妙的月夜,那淡淡轻愁似乎
【介绍】:宋之问作。此为作者流放钦州(今属广西)时所写。桂江,即今漓江。诗中“滩险”、“峰攒”虽述山川之险,何尝不可以视为世路艰难的象征。“溪寂”、“猿啸”,虽状自然声息,何尝不可以看作心境悲凉的体现
许总著。南京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全书除引论和后记外,分内、外两编。“内编”收论文13篇,是对杜诗研究史的各个阶段的总体特征、主要论点、代表学派以及为人忽略的若干确有价值的著作的探讨,力图为杜诗学
【介绍】:见褚遂良。
柳宗元著。明嘉靖十六年(1537)南平游居敬刊本。正集四十三卷,又《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此本无注文,其正文与“音辩本”略同。刊刻甚精,颇有校勘价值。又明嘉靖三十五年莫如士刊本,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