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介绍】: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末二句。是借描写扬州胜景,委婉地探问韩绰的近况,表现自己对韩绰的思念之情。唐时扬州极为繁盛,有二十四桥之称。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记有扬州二十四桥之名。又据《扬州画舫录》卷一五载,二十四桥即红药桥,又名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猜你喜欢

  • 栾家濑

    【介绍】:①(全)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三首。栾家濑,辋川地名。诗写秋雨中石上浅流,以白鹭惊波突出自然界的宁静,流露出诗人静穆之心态。②(全)裴迪作。此为《辋川集二十首》之第十三首。为酬答王维诗而

  • 云翻天边叶,月弄波上钩

    【介绍】:李群玉《江楼独酌怀从叔》诗句。出句以“翻”字状云卷云舒、叶飘叶落情形,生动传神。对句亦佳,将“月”与“钩”相连,有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之妙。二句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堪为佳句。

  • 杜甫行迹

    徐小龙编绘。河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本书采用诗配画的形式,形象地描绘了杜甫的一生行迹。画为木刻,人物刻画生动,刀法熟练,颇见功力。书前有刘岘题词和陈天然序《淘尽狂沙始到金》。

  • 江楼闻砧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十年(815)被贬江州司马时,江城十月已是准备冬装的季节了,诗人夜晚登楼,听到远处砧上捣帛的声音,不禁勾起了对遥远故乡的思念。“授衣”、“闻砧”、“高楼月”、“故园心”,都是思

  • 秦中吟

    五言古诗。唐白居易作。为作者元和时任左拾遗时所作。此篇为组诗,包括议婚、重赋、伤宅、伤友、不致仕、立碑、轻肥、五弦、歌舞、买花等。秦中,指唐代长安一带。诗前有自序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

  • 禹汤罪己

    夏禹、商汤在位时,天下有水旱之灾,禹、汤敢于承担责任,谴责自己的过失。《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后因以“禹汤罪己”谓天下遭遇灾祸,君主敢于自责以纾天下之灾。

  •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介绍】:令狐楚《郡斋左偏栽竹百余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所蔽,有乖爱赏。假日命去斋居之东墙,由是俯临轩阶,低映帷户,日夕相对,颇有翛然之趣》诗句。二句从声响、光色、样态等方面描写竹园之美,表

  • 清塞

    【介绍】:见周贺。

  • 飞扬跋扈

    谓意气行为超常,不受拘束。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 廖氏家集

    合集。五代廖匡图编。一卷。《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均有著录。匡图及弟匡凝,子侄廖邈、廖融均工诗,此集当是选取廖氏家族诸人诗编成。《宋史·艺文志》及明清书目未见著录,当在宋元间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