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63?—713【介绍】:字子潜,行二。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举进士后隐居终南山、少室山,但心期征召,人称“随驾隐士。”武后长安中为左拾遗。中宗时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修文馆学
【生卒】:约794—?【介绍】:唐代诗人。字北渚。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韩愈侄孙(一作愈侄,误)。元和十四年(819)愈贬潮州刺史,曾从愈南行,愈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
【生卒】:619—682【介绍】:唐代文学家。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补左屯卫仓曹参军。历金部、户部二员外,都官郎中。显庆二年(657),迁长安令。以议废皇后
【介绍】:韩愈作。关于此诗作年,一说被贬岭南时,一说在徐州张建封幕时,一说去徐居洛时。细审诗意,当以后说为是。时贞元十七年(801),作者闲居洛阳。诗取首二字为题,并非专咏山石。开头四句,写黄昏到寺所
祭祀伯夷叔齐的祠庙。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中条山上。相传此即伯夷、叔齐隐居的首阳山。卢纶《题伯夷庙》:“中条山下黄礓石,垒作夷齐庙里神。”参见“伯夷”。
萧文苑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作者以短篇小章,多方位,多角度透视了唐代的文化习俗、士人的生平心态、诗歌的思想艺术等问题,展示出唐诗丰富的内涵和情韵。本书角度新颖,内容广泛,行文轻松幽默而
【介绍】:文宗朝人,喜文身,共刺青七十一处。左臂为一首诗,右臂为葫芦精。后被拘于高陵县。《全唐诗》收诗1首。
(—sì)传说中的一种水兽。杜甫《复阴》:“江涛簸岸黄沙走,云雪埋山苍兕吼。”
【介绍】:孟郊《织妇辞》诗句。纨素。白绢之意。蓝缕,即衣衫褴褛之意。诗句对织者无衣的不公现象提出质问,是反映此类社会现象较早的诗句。
指为逃避尘世的纷乱而隐居。刘商《袁十五远访山门》:“僻居谋道不谋身,避病桃源不避秦。”参见“桃花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