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上官仪

上官仪

【生卒】:约608—664

【介绍】:

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移居江都(今江苏扬州)。隋大业末,其父为陈稜所杀,仪出家为僧,涉猎经史,寝工文词。唐贞观初,举进士。太宗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常参与宫中宴集,奉和作诗。太宗每属文,亦常遣仪视草。高宗即位,任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拜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因建议高宗废武后,得罪武氏。麟德元年(664),受诬构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而死。中宗时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仪为太宗、高宗朝著名宫廷诗人,工于五言诗,以绮错婉媚为本,当时多有效其体者,号为“上官体”。著有《笔札华梁》,专论属对声律(其书已不存,《文镜秘府论》、《诗人玉屑》卷七,均有引录),将六朝以来对偶之法归纳为“六对”与“八对”,对律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诗多为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内容空虚,格律工整,词采华靡,代表作为《早春桂林殿应诏》。即兴吟咏之作《入朝洛堤步月》,清新自然,音韵浏亮,被传为名篇。据《旧唐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载,仪曾与修《晋书》、《芳林要览》,著有《投壶经》一卷、《上官仪集》三十卷。文集南宋时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补编》补诗十二首;《全唐文》存文二十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608?—664

【介绍】: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幼曾出家为僧,精于释典。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官至宰相。为高宗起草废武后诏,由是见恶于武后。后被诬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死。中宗时追赠中书令、楚国公。新、旧《唐书》有传。仪为宫廷诗人,多应制奉和之作,其词绮错婉媚,时人号为“上官体”。对律诗发展有一定贡献,曾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逸》补诗10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2首。

猜你喜欢

  • 簇簇

    ①一丛丛;一堆堆。白居易《开元寺东池早春》:“池水暖温暾,水清波潋滟。簇簇青泥中,新蒲叶如剑。”②丛列成行貌。刘禹锡《淮阴行五首》之一:“簇簇淮阴市,竹楼绿岸上。”王建《横吹曲辞·陇头水》:“陇东陇西

  • 普满

    【生卒】:?—780?【介绍】:大历时僧人。为人随心所欲,不拘细行,善卜,曾至边境,劝少数民族人行善,颇有效果。建中初曾题诗于潞州佛舍,其一预言兴元时朱泚之乱,后不知所终。《全唐诗》存诗1首。

  •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介绍】: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句。二句写国乱民穷造成的内心矛盾和愧疚心情,因其关心民瘼和勇于自责,向被称道。黄彻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 再三

    一遍又一遍;多次。李白《南阳送客》:“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王建《宫词一百首》之五十二:“再三博士留残拍,索向宣徽作彻章。”

  • 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在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九嵕山上。陵墓东西两侧高峰突兀,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显陵山主峰之险峻。始建于贞观十年(636)葬长孙皇后时,至贞观二十三年(649)李世民病逝止,历时13年。陵

  • 燕台

    ①指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的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后用为帝王尊贤之典。杜牧《寄浙西李判官》:“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②指古燕国一带。祖咏《望蓟门》:“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

  • 韩集笺正

    清方成珪撰。方成珪,字国宪,号雪斋,瑞安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曾官宁波教授。其书五卷,为补正东雅堂本韩集而作。今存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瑞安陈氏湫漻斋刻本及1926年铅印本。

  • 湖上夜饮

    【介绍】:白居易作于长庆三年(823)杭州刺史任上。城外明月,湖边轻风,船内红烛,饮酒赋诗,快乐逍遥。一幅《湖上夜饮图》浑然而成。语言自然流畅,清新明快。诗味隽永。

  • 黄山

    在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长江以南。秦代称黟山,唐代天宝六载(747)改今名。相传黄帝曾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横亘于黄山市及歙县、休宁、黟县等县市间,方圆500里,主峰光明顶海拔1841米,最高峰莲花峰

  • 拔帜

    汉初韩信率军击赵,先选轻骑二千,人持一赤帜埋伏于赵营附近,待赵军出击后,驰入赵营,尽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不能胜,欲回营,误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溃不成军,终为信所灭。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