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黄宗羲

黄宗羲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宗羲归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康熙间举鸿博、荐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其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生卒】:1610——1695

字太冲。浙江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之长子。明崇祯中,赴京师诉父冤,从学于山阴刘宗周,与弟宗炎、宗会合称“浙东三黄”。清军入关南下,组织乡兵立“世忠营”进行抵抗,奉明鲁王监国,官至左副都御史。明亡,家居著述,屡被清廷征召皆不出。主张治学应先穷经,经术用以经世。不读史书,则为迂儒,对上下古今、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学说,皆有研究。著述甚多,主要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易学象数论》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南雷文案》、《诗案》,《宋元学案》,《明夷侍访录》一卷,《大统法辨》四卷。康熙三十四年卒。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宗羲归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康熙间举鸿博、荐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其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生卒】:1610——1695

字太冲。浙江余姚人。明御史黄尊素之长子。明崇祯中,赴京师诉父冤,从学于山阴刘宗周,与弟宗炎、宗会合称“浙东三黄”。清军入关南下,组织乡兵立“世忠营”进行抵抗,奉明鲁王监国,官至左副都御史。明亡,家居著述,屡被清廷征召皆不出。主张治学应先穷经,经术用以经世。不读史书,则为迂儒,对上下古今、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学说,皆有研究。著述甚多,主要有《明儒学案》六十二卷,《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明史案》二百四十四卷,《易学象数论》六卷,《授书随笔》一卷,《律吕新义》二卷,《孟子师说》二卷,《南雷文案》、《诗案》,《宋元学案》,《明夷侍访录》一卷,《大统法辨》四卷。康熙三十四年卒。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馀姚人,字太冲,号梨洲。黄尊素长子。尊素以劾魏阉死诏狱。明思宗即位,宗羲十九岁,入都讼冤,袖锥锥许显纯。归,治葬既毕,专心治学,受业于刘宗周。崇祯十一年,与吴应箕等作《留都防乱公揭》攻阮大铖,大铖恨之入骨。福王立,大铖欲杀宗羲等百四十人,以清军南下未果。宗羲归馀姚,率里中子弟数百人从监国鲁王抗清,号“世忠营”,授职方主事,改监察御史。鲁王败走入海,宗羲犹结寨四明山,入海探鲁王,受左副都御史职。后以绝望于恢复,乃奉母返里,著述讲学,四方学士从者日众。康熙间举鸿博、荐明史》,均力辞,而史局大议必咨之。其学教人穷经读史,尤深于史学。著《明儒学案》,又著《宋元学案》(未成),后全祖望续成之。宗羲搜集明人文章,为《明文案》,又扩充成《明文海》。《明夷待访录》痛责君主罪恶,以开明专制为理想,为宗羲政治社会思想之结晶。其余著作尚有《隆武纪年》、《永历纪年》等纪事之书,合称《行朝录》。诗文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猜你喜欢

  • 辽穆宗后萧氏

    内供奉翰林承旨萧知璠女。后,自幼懂礼仪。帝为寿安王时,纳为妃。后立为皇后,性格柔弱,不能规正穆宗缺失。

  • 芮挺章

    【介绍】:唐人。国子进士。编有《国秀集》,成于玄宗天宝三载,收诗人九十家,诗作二百二十首。

  • 莫题

    【生卒】:?—408【介绍】:北魏代人。为人多智有才。初为幢将,领禁兵。以功拜平远将军,封高邑公,出为中山太守,督司州之山东七郡事。初,道武帝叔父窟咄兴兵侵南鄙,题与之交结。帝衔之。天赐五年,有告题居

  • 武攸绪

    【生卒】:655—723【介绍】:唐并州文水人。武则天从兄武惟良子。恬淡寡欲,好《易》、《庄子》。少变姓名,卖卜于长安市。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则天秉政,弃官隐于嵩山。中宗即位,诏授太子宾客,寻请复归

  • 赵善括

    【介绍】:宋宗室,居隆兴,字无咎,号应斋。第进士。为常熟令。官至岳州漕帅佐。工诗词,与辛弃疾酬唱,词风亦近。有《应斋杂著》。

  • 彭震龙

    字雷可,永新(今属江西)人。文天祥二妹婿。天祥起兵,补宣教郎、带行太社令,知永新县。天祥出使元军议和并被执,震龙遁归,吉州失守,乃联结峒獠起兵。天祥领兵至岭南,震龙接应,收复永新县。元兵至,震龙被执,

  • 阿济格

    【生卒】:1605—1651【介绍】:清太祖第十二子。初授台吉,后进封贝勒。顺治元年封和硕英亲王。入关后为靖远大将军,领兵入陕西,追李自成余部,南至九江。多尔衮死,谋摄政。削爵,赐死。

  • 乐广

    字彦辅,南阳淯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人。魏征西将军参军事乐方子。初仕为太尉掾,累迁侍中、尚书令,领吏部。喜清谈玄言,名重于时,与王衍成为当时天下最风流的人物。“八王之乱”时,忧虑而死。

  • 赵友

    【介绍】:一作赵祓。明浙江括苍人。工画花鸟。

  • 祝恬

    【生卒】:?—160【介绍】:东汉中山卢奴人,字伯休。桓帝元嘉时任司隶校尉。帝欲褒崇梁冀,使议其礼,恬尝称冀之德。延熹二年迁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