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张文收

    【介绍】:唐魏州昌乐人。善音律,能诗。太宗贞观初,授协律郎。高宗咸亨元年,迁太子率更令。

  • 马如龙

    【生卒】:?——1891原名马现,云南建水人。本为回族世族。武生。咸丰中,在澄江起事,自立为帅,与杜文秀取得联系。攻占新兴、昆阳、晋宁诸地。同治元年(1862)接受清廷招抚,授总兵职。历官云南鹤丽镇总

  • 伍文定

    【生卒】:?——1530字时泰,松滋(治今湖北松滋北)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河南、吉安知府、江西按察使。精敏善决狱。曾被刘瑾斥为民。与讨王浩八等起义,计擒张勇、李文简等。平宸濠反,功最多

  • 祝英台

    【介绍】:东晋会稽上虞人,小字九娘。相传晋穆帝永和间,易男装外出游学,遇梁山伯同往肄业。历时三载,英台先归。后山伯过访,始知为女子。因求姻,而英台已聘马氏。山伯悒悒而终。明年,英台适马氏,道经山伯墓所

  • 元成宗贞慈静懿皇后

    弘吉剌部人,名失怜答里。斡罗陈的女儿。生皇子德寿,早死。武宗至大三年(1310)十月,追谥贞慈静懿皇后。

  • 李离

    春秋时人。任晋文公司法长官。任职时,下属官吏办案有误,错判人死刑,他自拘请文公治他以死罪。文公认为是下级官吏之过,不予治罪。他坚持“失刑则刑,失死则死”的法令,伏剑而死。【介绍】:春秋时晋国人。晋文公

  • 魏兴

    直隶新城(今属河北)人。早年丧父,与弟弟魏继宗同入伍从军。后为侍母退伍,卖柴为生。以米供母,自己食糟糠。

  • 刘繇

    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人。东汉末举孝廉,历为郎中、下邑长。董卓乱后任扬州牧,有众数万人,与袁术对峙。后受孙策逼迫,退保豫章地区。在豫章曾击败笮融军。不久病卒,年四十二。【介绍】:东汉末东莱牟平

  • 吴岳

    【介绍】:明山东汶上人,字汝乔。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庐州、保定知府,山西副使、湖广按察使、山西右布政使,均以清静得民。累迁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裁宂费十之六七。隆庆间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清

  • 张敦简

    【介绍】:唐贝州清河人。善画山水松石及鸟兽云霓,皆曲尽其能。德宗贞元十九年,时年仅二十余,白居易为其画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