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马融

马融

【生卒】:79-166

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初从挚恂受业,博通经学。安帝时任校书郎中,后历议郎、武都太守、南阳太守等职。精通经学和文学,曾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老子》、《淮南子》等。门徒多至千人,郑玄卢植皆出其门。著有《广成颂》等各体文二十一篇,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和文学家。


【生卒】:79—166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马严子。师事挚恂,博通经籍。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都、南郡太守。得罪大将军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由此不敢忤权势,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颂》颂之,颇为正直者所耻。后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生徒千余,卢植、郑玄皆出门下。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生卒】:79—166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马严子。师事挚恂,博通经籍。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都、南郡太守。得罪大将军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由此不敢忤权势,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颂》颂之,颇为正直者所耻。后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生徒千余,卢植、郑玄皆出门下。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生卒】:79—166

【介绍】:

东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马严子。师事挚恂,博通经籍。初为邓骘舍人,安帝永初四年拜校书郎,典校东观秘籍。因上《广成颂》忤邓太后,十年不得调,又遭禁锢。太后死召拜议郎,历武都、南郡太守。得罪大将军梁冀,免官髡徙朔方。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由此不敢忤权势,为梁冀起草劾李固章奏,又作《西第颂》颂之,颇为正直者所耻。后以病去官。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生徒千余,卢植、郑玄皆出门下。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生活奢华,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猜你喜欢

  • 萧子游

    【介绍】:南朝齐南兰陵人,萧子晋弟。封州陵侯。起家齐员外郎,历琅邪、晋陵二郡太守。好音乐,解丝竹杂艺。梁初,坐闺门淫秽及杀人,为有司所奏。子晋谋反,兄弟并被杀。

  • 公山不狃

    【介绍】:春秋时鲁国人。为季氏家臣,不得意于季氏,投靠阳虎。阳虎欲废三桓,公山不狃叛季氏,率费邑人袭鲁,兵败逃齐。

  • 黄晟

    【介绍】:名或作成。清江苏吴县人,字树榖,号香泾。陈均侄婿。嘉庆五年举人。善花鸟虫草,间作山水人物,画菊蟹尤其所长。兼工篆隶。有《南游草》。

  • 翟守素

    【生卒】:922——992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后晋左司御率府翟溥子。后晋时,以父任为殿直。历后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乾德中,从王全斌攻后蜀。蜀平,擢判四方馆事。开宝三年(970),命为剑

  • 孔昭慈

    【生卒】:1795——1862字云鹤。山东曲阜人。孔子之后裔。道光进士,授广西饶平知县。历福建莆田、沙县、古田知县,台湾知府至道员,加按察使衔,兼督学政。所至有政绩。同治元年,镇压彰化戴万生起事。战死

  • 于頔

    【生卒】:?-818字允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门荫入仕。任湖、苏二州刺史,有治迹。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后,擅权襄、邓,公然聚敛,恣意虐杀,以凌上威下为务。元和时坐事由司空、平章事贬为恩王傅。(,参见

  • 齐唐

    廓弟。为吉州司理参军。博览强记,尝举贤良方正,对策入等。越州蒋堂上奏称,唐及其兄廓之父母垂老,穷居乡里,二子为官,竟久不归省。于是唐罢,令其归侍养。【生卒】:987—1074【介绍】:宋越州会稽人,字

  • 武理堪

    【介绍】:又作武哩堪。后金(清)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太祖天命时从攻叶赫,败明杨镐四路之兵,摧锋陷将,几死者数。每有征伐,皆任前锋统领。

  • 于邵

    【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相门,一作德门。玄宗天宝末登进士第,补崇文馆校书郎。出为巴州刺史。历迁谏议大夫、知制诰、礼部侍郎,朝廷大典册必出其手。擢三司使,治薛邕狱,失德宗旨,贬桂州刺史。复为太子宾客,

  • 孙沂

    【生卒】:1169—1234【介绍】:宋镇江丹徒人,字彦温。孙大成子。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初任萧山尉。理宗绍定中为常熟县丞,时知县不屑民事,惟沂是赖。民有岁久不决之讼,皆直请台府愿以属之,旁县亦然。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