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翥
永宁(今河南洛宁)人。有志气节操,因学问品行闻名。由训导推举为贤良,历官赞善大夫、工部尚书。他建议规定每年制造军器数目,及规定建造藩王宫城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罢官。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永宁(今河南洛宁)人。有志气节操,因学问品行闻名。由训导推举为贤良,历官赞善大夫、工部尚书。他建议规定每年制造军器数目,及规定建造藩王宫城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罢官。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介绍】:
明永宁人。有志节,以学行闻。洪武间由训导举贤良,擢赞善大夫,累官工部尚书。奏定天下岁造军器之数,及议定藩王宫城制度。改刑部致仕。
贵州遵义人。受继祖母虐待备至,数次险些被置至死。父卒母走,侍奉祖父母三十四年,无怨恨,治丧无缺礼。事母以孝,友爱诸弟。晚年中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充永清县教谕,升山东长山知县,有政绩。
茶陵(今湖南茶陵)人。至正二十年(1360)茶陵陷。她闻妇女多被驱逐,便自杀而死。
瑀兄,有学行,武德中任黄门侍郎、秘书监。封兰陵县公。贞观中卒。
明后期人。姓纳喇。隶属满洲正黄旗。通蒙、汉文。赐号“巴克什”。满族原无文字,借蒙文为用。万历二十七年(1599),额尔德尼受努尔哈赤委托,与噶盖同创满文字。满文以蒙文偕满语音,因文见义而成。天命年间卒
【介绍】:战国时楚国下蔡人。从史举先生习百家之术。事秦惠文王,略汉中地。秦武王时为左相。武王欲窥周室,茂为之拔韩之宜阳。昭襄王时因避谗言,奔齐,任上卿。后由齐至楚,谋归秦。未成,卒于魏。
【生卒】:?——1233本贵族家奴,为全真派道师。佯为疯癫,系麻为衣,人称“麻帔先生”。正大末,随乌古论镐至蔡。天兴二年,称有退敌良策入见哀宗,长揖不拜,口出大言,被哀宗怒杀。【生卒】:?—1233【
原三弟。封广宗侯,为龙骧将军。
【生卒】:?—911?【介绍】:五代时南康人。状貌雄伟。唐末与谭全播聚众起兵,被立为帅,取虔、韶、潮三州。后梁初,请命于京师,愿通道路,输贡赋。后梁太祖为置百胜军,以光稠为防御使。病卒。
【生卒】:1294—1346【介绍】: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
【生卒】:?——1643莱阳(今属湖南)诸生。流“贼”陷城,拒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