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祐
【生卒】:?—828
【介绍】:
名或作祜。唐人,祖籍兰陵,字祐之,一作祜之。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终桂州观察使。精书画,喜游山林,与给事中韦温结为林泉之友。
【生卒】:?-828
兰陵(今山东枣庄南)人。自处士征为左拾遗,官至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绘画书法皆妙。(,参见《新唐书》)
【生卒】:?—828
【介绍】:
名或作祜。唐人,祖籍兰陵,字祐之,一作祜之。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终桂州观察使。精书画,喜游山林,与给事中韦温结为林泉之友。
【生卒】:?—828
【介绍】:
名或作祜。唐人,祖籍兰陵,字祐之,一作祜之。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终桂州观察使。精书画,喜游山林,与给事中韦温结为林泉之友。
【生卒】:?-828
兰陵(今山东枣庄南)人。自处士征为左拾遗,官至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绘画书法皆妙。(,参见《新唐书》)
【生卒】:?—828
【介绍】:
名或作祜。唐人,祖籍兰陵,字祐之,一作祜之。以孝闻。自处士征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终桂州观察使。精书画,喜游山林,与给事中韦温结为林泉之友。
【生卒】:?—1355【介绍】:元末濠州定远人。江淮地区红巾军领袖。本曹州人,其父娶定远邑中富室瞽女为妻,遂家定远。元末入白莲教,散家财结豪杰,响应刘福通起事。攻据濠州,自称元帅。朱元璋隶其部下为九夫
桓豁子。少有美名,博涉群书,尤善老庄;善骑射,发则中的。桓豁任荆州刺史,为鹰扬将军、竟陵太守。后代叔父桓冲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领南蛮校尉,镇寻阳。因病辞官,死于家中。【介绍】:东晋谯国龙亢人。桓豁子
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举明经,历剑南道巡察使、眉州刺史、广州都督诸职,所在皆有政绩,以言语冲撞武后,不得奖赏,为酷吏周兴所杀。(185上/4799,参见《新唐书》)【介绍】:唐相州安阳人。冯子琮曾孙
【介绍】:南朝宋河东人,字叔道。受知于宋文帝。元嘉三年受遣巡行四方,观察吏政,访求民隐。举循吏李元德、魏恭子等。历官左民尚书、光禄大夫。卒于官。
字思颜,祖悦弟。解褐北中府录事参军。孝昌时,据岐州拒萧宝夤,以功为东荆州刺史,封伯爵。后为征西将军,没于关西。【介绍】:北魏京兆人,字思颜,杜铨族孙。起家北中府录事参军。孝明帝正光中,迁盱眙太守,带大
【生卒】:1536——1613字叔简,宁陵(今属河南)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为襄垣知县,有政绩。后历任左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二十五年疏陈天下安危。不报,称疾归。曾撰《闺范图说》及其他著作
本名彻,因避武帝刘彻讳,史称蒯通。秦末汉初范阳(今河北定兴北)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北攻赵地,他说范阳令徐公归降,使武臣不战而下三十余城。后又说韩信攻取齐地,并劝他离叛刘邦自立为王,独立发展其势力。信
【生卒】:?—1664【介绍】:明末清初陕西泾阳人。崇祯间自榆林守备擢至密云总兵。十四年,与马科、吴三桂等八总兵随洪承畴援锦州,大败逃回。后移守蓟镇西协,封定西伯。十七年,在居庸关降李自成。一片石之战
【介绍】:宋兴化军仙游人,字伯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知建州,岁饥,境内有竞籴者,县令以为盗,告禀于州。阐以为一日聚至数百人,殆以饥争食者,推验之果然,遂杖而释之,且出粟赈贷,众乃复业。后移知莱州。
衡山主簿,坐事,以部民乞求宽恕,升陕西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