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肃

王肃

【生卒】:195-256

字子雍,王朗子。魏文帝时为散骑黄门侍郎。后历秘书监、侍中、太常、中领军等职。为政敢于谏议。学识渊博,著《尚书解》、《诗解》、《论语解》等书,所论当朝典制、郊祀、宗庙等百余篇。


【生卒】:464—501

【介绍】:

北魏琅邪临沂人,字恭懿。王导后人。仕南齐为秘书丞。孝文帝太和十七年,父兄为齐武帝所杀,乃奔魏。在魏甚得孝文帝器重,授大将军长史。以破齐将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孝文帝死,受遗命为尚书令,依江南制度定九品官制。宣武帝时,累封昌国县侯,官至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卒谥宣简。


【生卒】:195—256

【介绍】:

三国魏东海郯人,字子雍。王朗子。司马昭妻父。魏文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累迁侍中、太常、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明帝时上疏请备蓄积而息疲民,省徭役而勤稼穑。善贾逵、马融之学,而不好郑玄。综合诸家之说,遍注群经,不分今古文。所注《书》、《诗》、《三礼》、《左传》、《论语》,均有清人辑本。又伪造《孔子家语》及解。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生卒】:464-501

字恭懿,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仕齐为秘书丞。以父奂被杀,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奔魏。帝在邺召见,肃建议大举南征,与帝意契合。用为大将军长史。不久,以攻义阳有功,迁平南将军、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佐帝议定朝典官制。帝卒,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共辅朝政。宣武帝用为扬州刺史,镇寿春。尽心于防边安民,封昌国县侯。自奉简约,好自诩门第。卒於寿春。谥宣简。(,参见《北史》)


【介绍】:

东汉人。王磐子。磐死洛阳狱,肃复出入北宫及王侯邸第。及郭后卒,有谓肃等受诛之家,恐与诸王为乱。光武帝遂收捕诸王宾客,更相牵引,死者以千数。


猜你喜欢

  • 高绍信

    【生卒】:?—578【介绍】:北齐宗室。高澄第六子。封渔阳王。历官中领军、青州刺史。齐灭,死于长安。

  • 史丹

    【生卒】:?—前13字君仲,西汉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后徙杜陵。史高子。初以父爵任中庶子,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元帝病,力争立太子。成帝立,由长乐卫尉迁左将军,封武阳侯,赏赐累千金。为人足智,家

  • 陶琦

    陶侃子。历司空掾。不知所终。

  • 石金

    黄梅(今属湖北)人。御史。巡按广西,与姚镆不和。后与王守仁共抚卢苏、王受。还京,值张璁、桂萼任事。御史储良才辈争佞附,金独侃侃不阿,以是有名。因言皇嗣得罪,贬戍边卫。久之,赦还,卒。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 赵开

    【生卒】:1066—1141【介绍】:宋普州安居人,字应祥。哲宗元符三年进士。以善理财闻。徽宗宣和末除成都路转运判官,指陈榷茶、买马五害。擢都大提举川陕茶马事,大更茶马法。张浚宣抚川蜀,任开总领四川财

  • 杨茂元

    【生卒】:1450—1516【介绍】:明浙江鄞县人,字志仁,号麟洲。杨守陈子。成化十一年进士。历仕湖广、山东副使。弘治七年河决张秋,宦官李兴等以治河为名,威虐百姓,絷辱按察使。茂元上疏乞召还李兴等,反

  • 王僧辩

    【生卒】:?—555【介绍】:南朝梁太原祁县人,字君才。王神念子。父仕北魏,梁武帝天监中随父归梁,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军。侯景之乱,任大都督,从绎讨景。简文帝大宝三年,率军与陈霸先克建康,侯景东逃,僧辩

  • 桐君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黄帝时采药求道,止于桐庐东山隅桐树下,因名桐君。识草木金石性味,定其品类以为君臣佐使。一说为黄帝臣,与巫咸同处方饵。传撰《药性》及《采药录》。

  • 王倬

    【生卒】:1447—1521【介绍】:明苏州府太仓人,字用检,号质庵。成化十四年进士。任山阴、兰溪知县,有惠政。召为御史,首劾选曹,又劾罢尚书五人,论斥阉宦。历贵州按察副使、四川布政使、南京兵部侍郎。

  • 叶经

    【生卒】:1505—1543【介绍】:明浙江上虞人,字叔明,号东园。嘉靖十一年进士。任常州府推官,擢御史,以劾严嵩纳贿事,嵩恨之。后巡按山东,监乡试,被严嵩诬以策语诽谤,廷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