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王弘

王弘

【生卒】:379—432

字休元,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东晋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后辅佐刘裕以宋代晋,文帝时官至司徒。在任曾修订同伍犯法连坐律;提高百姓服役年龄。为官不谋财利,家无余财。元嘉九年死,谥称文昭公。(,参见《南史》)


【介绍】:

明南京广洋卫人,字叔毅。弘治六年进士。授行人,擢南京都察院御史。正德初,以论列刘瑾罪状,黜为民。瑾诛,起广东按察副使。嘉靖初,群臣议大礼,弘不附名,士论韪之。


【介绍】:

唐太原人。高宗永徽时在世。善画人马。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六合(今属江苏)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御史。正德元年(1506)偕薄彦徽等上疏,请留任刘健谢迁,而痛斥刘瑾等人罪,瑾怒,令杖归。


【生卒】:379—432

【介绍】: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休元。王导曾孙。东晋末,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参军主簿。曾以农务顿息,建议屯田。从刘裕征战,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官至太尉长史,转左长史。曾为刘裕请九锡。入宋,以佐命功,封华容县公。宋少帝景平二年,参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宋文帝即位,进位司空。及羡之等被杀,弘既非首谋,弟昙首又为文帝亲信,仍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曾上表请士人不与庶民连坐,人丁全役自十六岁改为十七岁等。文帝元嘉九年,进位太保,领中书监。历任藩辅,不营财利。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人皆依仿之,谓之“王太保家法”。


猜你喜欢

  • 大元义

    【生卒】:?—794【介绍】:唐时渤海国王。大钦茂族弟。钦茂卒,世子宏临早殁,元义嗣立。立数月,遇下猜虐,为国人所杀。史称废王。

  • 邓可策

    【介绍】:清湖南新化人,字远功。顺治诸生。精通地志。有《式穀堂舆地图》刊本。督学潘宗洛见后,悬之省门,宜兴储大文坐卧其下三日,叹为精核。

  • 毕懋康

    【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孟侯,号东郊。毕懋良族弟。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言内阁不宜专用词臣,边臣失律者宜重按,忤权要得罪者当昭雪。疏留中。巡按陕西,劾罢副总兵以下七人。天启中累官右佥

  • 史诚祖

    【介绍】:明山西解州人。洪武末知汶上县,廉平宽简。永乐七年御史考核郡县长吏,称诚祖第一。在官二十九年,土田增辟,户口繁滋,增编户十四里。卒于任。

  • 周曾

    【生卒】:?—783【介绍】:唐人。为李希烈部将。与王玢、姚憺、韦清相善,时号四公子。希烈反,与玢等谋取希烈。事泄,并遇害。

  • 董珪

    【介绍】:元祁州人,字君章。幼读书,即晓文义。随父出,见道傍古碑文,使视之,一览悉记,父大惊,遣就名师学,后登英宗至治元年状元,授承事郎、定州路同知,终知颍州事。

  • 哈达哈

    【生卒】:?—1759【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黑龙江将军傅尔丹次子。康熙五十九年,授蓝翎侍卫。雍正间迁头等侍卫。乾隆间授工部尚书、议政大臣、兼镶红旗都统。旋改署兵部尚书,任步军统领。二十年

  • 刘元震

    【生卒】:1540—1620【介绍】:明顺德府任丘人,字元东。隆庆五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万历时历国子监祭酒,训教诸生颇有法度。官至吏部侍郎。得父母书必南向顿首而后启。后因母年近百岁乞养归。卒谥文

  • 王扩

    【生卒】:?——1219字充之,中山永平(今河北完县)人。博学多才,为人耿直。明昌间,中进士。察廉由怀安令入补尚书省令史,除同知德州防御使事,受诏赈贷山东西路饥民。后迁监察御史,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宣

  • 黄文英

    【生卒】:1839——1864广西博白人。幼丧父母。初随堂兄黄文金参加金田起义。先后被授艭天福、艭天安,封为昭王。同治三年(1864),守安徽广德、浙江湖州。后迎幼天王入湖州,又护送至广德。不久,同黄